腊月的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节,也称之为“小年”,这个节日比较特殊,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日期和概念,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南方要晚一天,还有一些生活在水上的人家,要等到腊月二十五日才过小年,所以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小年,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通常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按照古已有之的传统,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虽然小年的时间南北不相同,但过小年的传统民俗基本都是一样的,都要进行“祭灶”“扫尘”等活动,尤其是祭祀灶王爷,是过小年必不可少的古老传统。
咱们过年的传统习俗,那是五花八门,每一项都饱含着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过年祭灶王爷这事儿,很多老人都说,这可比拜财神还灵呢!不过,祭灶可有讲究,下面这3点一定要注意。1.祭灶王爷,时间得掐准按照传统,北方地区大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南方地区则多在腊月二十四。为啥时间不一样呢?
明天就是小年了,小年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称为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说起祭灶,自然要从灶王说起,民间有传说,灶王原为平民,取名叫张生,长大娶妻之后,开始不务正业,败光家业沦为乞丐,有一天,张生乞讨遇到自己的妻子,羞愧难当,一头扎进灶锅下面烧死了。
今日就是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在民间,这一天有着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祭灶神。而说到祭灶神,在民间也有这样一句老话说:“祭灶五宝摆上桌,蛇年顺利一整年”,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这神秘的“祭灶五宝”究竟是什么?祭灶又有着怎样的详细流程呢?
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三了,在民间也称为过小年,是扫尘迎新,祭灶送灶神的日子,关于小年是那一天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说腊月二十三,有的说腊月二十四,还有的认为是腊月二十五,其实传统的小年是腊月二十四,在清朝中后期,帝王家会在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后来民间纷纷效仿,所以北方地区在腊月二十三提前一天过了小年,而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了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传统。
小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不太一样,通常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要迟一天,通常到腊月二十四才开始过小年,但民俗活动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祭灶”和“扫尘”,这项民俗活动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数千年,表达了大家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送灶神通常是在农历十二月的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之间举行,不同的地区和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习惯,但大多数地方的习俗,都是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进行送灶神的仪式。在送灶王爷的时候,老祖宗有着“3供2忌1不留”的说法,分别指的都是什么呢?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在每年的小年的时候,会送灶神向上天回报,而在大年初四这天就会回到人间,进而有了大年初四迎灶神的习俗,寄托了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