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成为“新农具”,数字人带货成为“新农活”,新农人和商贩们也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活力。50多岁的刘大姐常年在盐边县红格镇菜市场摆摊,主要售卖当地的凯特芒果、金煌芒果、软籽石榴等特色水果。
南方财经“AI+农业”课题组 张梦琦 成都报道9月20日,在 2024 智慧农业博览会上举办的 “第二届中国 —— 东盟数字农业论坛”中,广东省外经农合中心的发言代表王清受邀作了《人工智能时代AI + 农业的广东探索》的主旨发言。
9月20-23日,由农业农村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举办的2024第二届智慧农业博览会(简称“智博会”)在成都召开,吸引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内10余个省份的专业人士参与。广东以主宾省身份参展,作为“AI+农业”的先行者,向世界展示了“AI+农业”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北京市平谷区西樊各庄,科技助农的大学生查看园艺种植机器中的植物生长情况。胡然洋摄“现在还有年轻人愿意种地吗?”“有!”今年2月,一群年轻人跑到上海崇明岛种菜,还在暑假展开了农业科研大赛。
今日我们踏入了冬季的最后一程迎来二十四节气的终章——大寒俗语云“小寒大寒,又过一年”亦有 “小寒大寒,杀猪过年”之说大寒宛如岁末的使者带着凛冽的寒意却也捎来新春的期盼民间素有“大寒迎年”的传统在这个时节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温暖而忙碌的氛围中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做准备让严寒的日子也满溢着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重庆报道 手机一扫就能识别农作物病虫害,随口一问就能得到涉农政策知识的解答;无人机帮忙巡检、喷洒农药、运送蔬果;利用算法、数据模拟预测植被未来长势......AI、高新科技已经渗透进乡村的田间耕种、日常生活。
6月9日上午,重庆市手工编织协会交流展示中心人潮如织,游客围成一个圈,正认真聆听一个人讲解她手中的布锤。讲解人名叫綦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她手里的布锤是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壹秋堂”)生产的夏布养生锤。这只夏布养生锤为何引起大家的关注?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7月12日讯(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通讯员 张海波)今天,全省2024年农机化技术推广“田间日”活动在长沙市望城区举行。此次“田间日”活动以“良机良策提单产,良技良艺减损失”为主题,多款AI智能新机具纷纷亮相,挑战种田“老把式”。(图为表演现场。
放眼广袤田野,金秋五彩画卷这是对全中国数亿农民的礼赞今天是中国农民丰收节也是农人最为期盼的日子秋分节气,谷穗弯弯武汉新农人对未来丰收的憧憬我们用AI“绘”了出来智能农机操作手陶哲畅想未来种田就像玩游戏更轻松、高效通过使用卫星图像无人机和传感器等现代技术高科技农场可以更准确地监测土
自ChatGPT发布以来,人工智能在全球掀起一轮热潮,生成式AI进入爆发期。今年,随着以Sora为代表的文生视频大模型的普及,大模型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的一部分。AI的深度应用催生了一批新经济和新场景。
【来源:国际商报】人工智能是前沿技术,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厦门企业充分发挥应用场景丰富的资源禀赋,通过数据驱动、算法优化、模型创新等手段,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来自厦门软件园企业的AI技术让中小微商家“一人轻松做电商”的愿景触手可及。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粮食增产提质、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首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已经落幕,但“AI草莓”背后,拼多多助力农业数字化的决心还将继续。这场由拼多多发起的比赛,目的是探索出一批能够适用于小农生产模式下的,低成本的、可复制的AI农业运用。比赛背后,是一场农业数字化的尝试。
来源:【厦门日报】美图AI软件广泛应用于商业摄影、电商设计等领域。厦门企业的AI技术,让中小微商家“一人轻松做电商”的愿景触手可及;从起飞到落地,为低空经济“添翼”;用自身的技术储备,助力传统企业不断转型发展……人工智能是前沿技术,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2023年,以通用型人工智能为引领的内容科技迎来跨越式发展,内容科技持续推进以数字化为宣传思想工作赋能,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入学习贯彻,也不断催生行业的新应用、新业态、新服务,推动千行百业向数智化转型升级,助力数字中国建设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