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孕妈一般要做10~12次左右产检,有高危因素的孕妈,产检次数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产检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是:血常规检查。大多数孕妈看到自己的检测报告都是一脸懵逼的:这些参数都代表了什么?该怎么看?箭头上下的是好还是坏?
人满为患的产检诊室,医生是如何瞄一眼就告诉你血常规结果没有问题的呢?抓住几个关键点,你也会看血常规化验单。1,首先要注意的是血红蛋白(HGB)。对于孕妇来说妊娠期贫血很常见,所以医生第一眼会看到血色素,也就是这个血红蛋白(HGB)。
根据我国《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孕期血常规推荐做 4 次:第一次检查:怀孕 6 至 13 周 + 6 天。需要注意的是:怀孕后,血液系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目前绝大部分医院的血常规报告中,会给出的参考值范围都是非妊娠状态的。
血常规检查通常能够发现孕妈是否贫血,这也是产检医生每次都会关注的数据。通常,血常规报告单中的血红蛋白数值提示孕妈是否贫血。1、贫血血红蛋白量在110克/升为正常;红细胞数为350万/立方毫米为正常;检测结果低于以上参考数值,即为贫血。
导语:当我们拿到一张血常规化验单,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和看不懂的单位符号,其实我们挺着急的,一是想要迫切知道自己身体状况怎样了,二是想要知道哪些项目数值异常需要注意,如果没有医生在旁指导,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一个您身边懂医的朋友 / 让健康变得更简单☀每天12:00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提起血常规想必很多人都会知道,只要去医院看病医生都会让化验血常规,因为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今天汪护士根据临床经验给大家解读解读。
每次产检,孕妈妈都会拿着一大堆化验和检查报告单给医生看,包括血、尿检测、B超检查、心电图等,报告单上基本都是些医学专业名词或者英文字母缩写,有的检查结果还没有正常范围的提示,虽然医生会根据孕周和检测结果来判断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状况,给出科学的指导,但不少孕妈妈还是对产检结果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