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是一个讽刺小说家,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都以讽刺出之。然而决不如鲁迅那么刻薄,反而令人觉得他是一个可亲可爱的长者,这或者要感谢他那北方人的忠厚气质。鲁迅小说里没有一个好人,老舍小说里的李子荣、张大哥、丁二爷,都十分可爱。他口角边虽常常挂着讥嘲的笑意,眼里却蕴着两眶热泪。
一个人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作品。老舍是我国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他出生于北平,从小热爱文学,也为了文学奔波了大半生,也因文学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提到作家老舍先生,我们首先会想到他的文学作品,像《茶馆》、《骆驼祥子》等,堪称经典咏流传。老舍先生妙笔生花,写下了很多激荡人心的故事,但有一个故事他没写,那就是他自己的感情故事,准确说,是他和两个女人之间纠缠一生的故事。
为了构思和创作《四世同堂》,老舍经过深思熟虑,在林语堂主编的《宇宙风》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磕头了》的文章:“抗战中,我写了许多不像样的东西。所以决心写一部相当大的长篇小说,以赎粗制滥造之罪。朋友们,别再索要小文!让我在病痛的煎熬中写完这个长篇吧!我向肯帮忙的朋友们磕头致谢!”排除了
前言1966年8月24号晚上,北京太平公园,一个老人带着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一头栽入了太平湖中。事后,打捞上来才发现他竟然是国民作家:老舍但当时的人们并不同情他的遭遇,只因他是被自家的妻子写大字报检举作风问题,是被批斗的对象。为何老舍妻子会如此绝情去举报丈夫呢?把丈夫推上绝路?
“道德传家音容宛在,文章继世风范长存。”4月27日清晨,八宝山殡仪馆东大厅门前挂起挽联,舒乙生前好友、同事及群众从各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早上七点多,告别大厅前就有人陆续到达,人们在胸前佩戴上白花,安静地等待见舒乙先生最后一面。
前言:1942年,在北平生活五年的胡絜青听到一个令她心碎的消息:丈夫老舍与才女赵清阁在重庆同居了。想到这些年自己一个人在家照顾婆婆和三个孩子,一边忍受日本人的欺凌,一边用自己全部的精力支持丈夫的抗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