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4年4月29日,由市总工会、辽沈战役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东北解放战争工人阶级历史贡献专题展览”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南门综合展厅正式开展。
10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国工运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起来的,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奋力书写我国工人阶级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壮丽篇章。
她扎根农村,带领乡亲们发展产业、摆脱贫困、建设美丽乡村,她是国家税务总局亳州市税务局的职工刘双燕;回望百年奋斗路,像魏红权、刘双燕、赵新录一样的职工还有很多,他们风雨无阻、勇敢前进,奏响了“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谱写了工人阶级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建设祖国的奉献的赞歌。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从这个角度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要靠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劳动、创造、奉献。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就说明了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全国工人总数已达200余万人,仅上海就有约56万人,占全国工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也占当时上海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从这个角度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是必不可少的,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不论时代怎样变迁,不论社会怎样变化,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方针都不能忘记、不能淡化,我国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都不容动摇、不容忽视”。
原标题:中国工人阶级在奋斗中成长壮大走向未来。为更好地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以及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调动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学史、信史、用史的积极性,发挥工会史志“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作用,中国工运研究所、工人日报社联合策划推出《从工运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专栏,刊载在工会史志编撰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成果,总结党领导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百年奋斗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及现实指导意义,引导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近日,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该书收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相关的报告、讲话、说明、贺信、回信、指示、批示等多篇重要文献,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会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到领导工人运动,如 1922 年毛泽东领导工人运动,黄爱、庞人铨等代表人物为争取工人权益不惜牺牲生命,激发了工人运动热潮。1922 年 5 月 1 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特作出决议,将每年 1 月 17 日定为黄爱、庞人铨殉难纪念日。
——《和工会干部谈谈新质生产力》推介好书品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工人阶级的作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黄燕芬 杨宜勇日前,《和工会干部谈谈新质生产力》一书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