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艳瑛“胰腺”既是人体主要的消化腺之一,负责配合肠道,吸收各种营养物质,同时也是唯一具有胰岛功能的器官,负责产生各种胰岛素,平衡体内血糖指数。当患上胰腺囊性肿瘤,一部分人认为,那就是得胰腺癌了,似乎已经“判了死刑”。今天听听医生怎么说。
门诊经常遇到患者找我,一脸急色,拿着体检报告,查体超声发现胰腺囊肿,该怎么办?其实胰腺囊肿是常见的胰腺疾病,大多数是查体时偶然被发现的。胰腺囊肿一般起病隐匿、发病率不高、症状不典型,近年来随着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的发展,胰腺囊肿疾病的检出率不断升高。
来源:【北京市垂杨柳医院】胰腺肿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常见的良性胰腺肿瘤包括胰岛细胞瘤和胰腺囊肿,这类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不会发生转移,经过治疗预后较好。而胰腺癌则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一、胰腺恶性肿瘤的主要类型:1.
来源:上海新华医院微信李女士今年36岁,刚生完二胎不久的她在体检的时候查出胰腺有一个“大囊肿”。周围很多人都告诉她:“囊肿有什么关系啦,好多人体检都有的!”但李女士终归还是有点不放心,于是来到新华医院普外科专家门诊。
“谁知道吃顿饭还能吃出病来。”李先生,南京人,41岁,2月19日,李先生工作强度比较大,一般回到家已经很累、很饿了,所以中午就吃得多了点,再加上人一累就想喝点酒,喝着喝着酒也喝多了。当即李先生就感到肚子有点胀气,很想吐,又吐不出来。起初李先生以为只是吃多了消化不良,就没注意。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组生物标记物,可帮助区分胰腺囊肿会恶化成癌症还是保持良性。在此基础上,医生们有望在肿瘤扩散之前将其清除,从而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率。相关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
杜克大学健康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组生物标记物,可以帮助区分胰腺囊肿是否可能发展为癌症或保持良性。这一发现于3月17日在线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标志着朝着对胰腺上癌变风险最高的病变进行分类的临床方法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有可能在病变开始扩散之前将其清除。
《别等有症状——东大夫写给健康人的防癌与筛查指南》选登25。肿瘤标志物高不一定是癌。血液肿瘤标志物简称“肿标”,是一种化学类物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细胞膜表面,由机体对肿瘤发生免疫反应而产生,并进入体液和组织中。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普遍存在的胃肠问题,如果感染严重可引发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不及时干预则可发展成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慢性萎缩性胃炎出现后,胃黏膜出现炎症得不到控制,在其反复增生的过程就会有癌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