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装备了8门380毫米主炮,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海军舰队各级别军舰的主炮口径总是小于英国皇家海军的同级舰艇的情况,同时战舰采用蒸汽轮机动力装置,使战舰的航速达到21节,装甲防护采用了传统的穹甲式装甲舱布局,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
论起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著名战略舰,就不得不提德国的一型战列舰巴伐利亚号(Linienschiffeder Bayern-Klasse),这艘战舰可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倾泻巨资打造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第一主导舰,各种数据在当时那可是杠杠的存在。
说起二战德国海军,必定绕不过“俾斯麦”级战列舰这个梗。这一级战列舰承载着“第三帝国”重振“公海舰队”雄风的夙愿,浓缩着德国精工制造的全部精华,留下“秒杀胡德号”、“只身对抗600战机”等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在德国海军历史上确实名气甚大。
1806年7月12日,通过签署莱茵邦联条约,16个在法国保护下,包括列支敦士登、巴伐利亚、符腾堡和巴登在内的莱茵河两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国,脱离了神圣罗马帝国,建立了一个新的政治联合体“莱茵邦联”。
个人认为《兵器》杂志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对技术参数分析没有兴趣的网友可以直接跳过此篇,直接浏览讲述拿骚级战列舰的作战经历及评价的本文下篇:日尔曼无畏舰的先行者——一战德国拿骚级战列舰。
历史上德国虽然是一个陆权国家,但在追求海权的道路上曾经努力过,例如在一战前德国海军是世界第二大海军,仅次于英国。此时德国海军拥有17艘战列舰, 5艘战列巡洋舰,22艘前无畏舰,7艘装甲巡洋舰,加上轻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总吨位达到130万吨,不可谓不强大。
1912年,德国通过第四部《海军法》,为英德海军军备竞赛更添一层新彩,根据这部法案,德国开建了新式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这种战列舰是德国第一种装备380毫米火炮的战列舰,但是德国并没有止步于此,随着一战的炮火愈演愈烈,德意志帝国对于更为强大的战列舰的需求也更加强烈。
希特勒废除《凡尔赛条约》自然引起了英国的不满,但英国又不愿意把德国逼得太厉害,于是英德在1935年6月18日签订了一份《英德海军协定》,协定中规定了德国海军总吨位不能超过伦敦和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潜艇不超过40%,这一协定等于是英国认同德国可以建造大型军舰。
日本的大和号是二战最强战列舰,德国的巴伐利亚号是一战最强战战列舰。那么多少艘巴伐利亚号可以击沉大和号?假设:1.炮弹等弹药无限供应;2.不计损耗,比如假设炮管可以打无数发炮弹而不损坏;3.所有战舰只能在方圆500平方千米内活动,超出边界即算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