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患者进行辩证的时候,我都会要求患者张嘴看看她的舌苔,有些患者便很疑惑的问我,大夫,这个舌头能看出什么呀?我笑着问她最近是不是总是睡不好,失眠多梦,心里烦躁得慌。患者惊讶的一直点头,还说我是“神医”。这个称呼,我实在不敢担当。她的这些症状可不是我掐指算出来,而是舌象告诉我的。
上回发过一次舌诊攻略,今天主要讲通过舌象辨体质。标题里讲的,孩子舌苔舌质发红,上面有小红点点,这种一般叫“草莓舌”。下面是家长发给我的两张舌苔(不同的孩子),前一张草莓舌比较明显,热比较重,舌头颜色深,第二张热轻一点,舌头颜色相对淡。这两个孩子,都有湿热质。
正常的舌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温暖的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只是万物复苏的美丽,各种春季多发病也将抬头。其实通过观察舌头也能看出身体的变化,做到提前预防。通过观察舌头就能看出身体的健康状况吗?答案是真的。
望舌下络脉舌下络脉异常形成原因可有气滞、寒凝、热郁、痰湿、气虚、阳虚等。①舌下络脉短而细,周围小络脉不明显,舌色偏淡者,多属气血不足,脉络不充。②舌下有许多青紫、或紫黑色小疱,为肝郁失疏、瘀血阻络;舌下络脉青紫且粗张,为痰热内阻,或寒凝血瘀;舌下络脉青紫且曲张,为气滞血瘀。
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己孩子的舌头有很多白点点或红点点,就像草莓的表皮一样。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儿科宋桂华主任医师说,这其实就是咱们老百姓所说的草莓舌。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很多家长认为草莓舌就是地图舌,其实不然。小儿草莓舌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红草莓舌,一种是白草莓舌。
舌有红色而有小黑点者.热毒乘虚入胃.蓄热则发斑.宜用玄参升麻葛根汤、化斑汤解之. 【介按】舌苔纯红起刺者.外证必有烦躁不宁.耳聋颧红.胸前发斑.甚则神昏谵语.治宜清少阳之热.解营分之邪.或舌如芒刺.斑见紫色.目赤面红.神呆不语.治宜犀角地黄汤.去芍药,加焦山栀、银花、菖蒲等味.以解包络之热,至于斑色之轻重.前贤吴坤安分辨甚晰.其言曰.“凡斑疹赤者为胃热.紫色为热甚. 紫黑为胃烂.赤斑五死五生.黑斑九死一生.鲜红起发稀朗者.虽大不妨.如针头稠密.紫黑成片者难治.蓝斑黑斑者死.”又据《舌鉴辨正》.对于此舌之治法.大相悬殊.爰述其言曰.“全舌纯红而有小黑点者.脏腑皆热也.伤寒邪传阳明府.失治、以致邪火逼入三阴证.或疫毒直中三阴证.或实热人误服辛温药.燥伤三阴证均有之.不论老少何病何脉. 见此舌,即宜十全苦寒救补汤.倍加真犀角尖.连服必愈.旧说用元参、升麻葛根汤及化斑汤.误人多矣.”但舌苔有红中兼紫黑斑.或外证兼发斑者.心胃热极也.宜用三黄汤.合白虎汤.加减治之. 玄参升麻葛根汤 即玄参升麻汤加葛根. 【介按】升麻性主上升.为升发上行之专药.如若治伤寒失表失清,及温暑时邪,与胃热相抟而发斑之症.须防肺气上逆.转致喘嗽之患.葛根虽能鼓舞胃气.升津止渴而解肌热.若治发斑亦不相宜.是以先贤朱震亨先生曾有“凡斑疹已见红点.不可用升麻葛根汤.恐表虚反增斑烂也”之戒.至若元参.虽能滋液消斑.兹与升麻、葛根同用.恐是杯水车薪.无益于事.故《舌鉴辨正》有“误人多矣”之讥评也. 化斑汤 即白虎汤加人参. 【介按】赵以德云.“石膏能治三焦火热.功多于清肺.退肺中之火.故用为君.知母亦就肺中泻心火.滋水之源.人参生津.益所伤之气为臣.粳米甘草补土以资金而为佐也.”据是以观.则知是方以救肺为主.虽亦能清胃生津.惟治舌红而有黑点.热毒入胃而发斑之证.尚须参用承气法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