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过年了,亲戚走起来。忙活了一年,亲戚之间的感情联络起来近期给大家献上一些过年的事。这组照片是将近20年前的过年乡村走亲戚的影像,与今日的走亲戚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这些走亲戚的景象业已成为了历史。
八十年代过了年走亲戚,特别是农村人走亲戚,是中国的风俗。小时候农村讲究年节走亲戚,有的人家自己养猪过年杀年猪,米面油鸡鸭自给,过了腊八节就差不多准备过年的吃穿用了的,扯上几尺布大人孩子都做件新衣服,淘洗小麦去磨面 炸馓子 炸排叉 炸丸子过了小年就更忙活杀猪宰鸡 鸭,蒸馒头 蒸糕了,一直忙活到大年三十包饺子 贴春联,年初一给长辈拜完新年闲一天了,年初二开始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家挨家串亲戚,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们有了压岁钱。
文&小为 图片&网络小时候,喜欢盼年,可以走亲戚,有压岁钱发,可以买零嘴吃了。过了三十,盼初一。过了初一盼初二。初二要去走亲戚,给姥娘姥爷拜年去。掰指算来,那是几十年前的事啦,娘拉个地排车子,拉着我们几个去姥娘姥爷家走亲戚的情形再现脑海。
过年都要走亲戚,但是各地这个时候走亲戚的风俗并不一样。一:山区风俗在有些地方,大年初二闺女要带着一家人回娘家。在我的老家莒南县南部山区,以前却有这样一个风俗:正月十五以前,闺女不能回娘家,包括丈夫和孩子也不能去。这也就是说,出嫁的闺女和她的家人,在那时只能在自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