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一棵大树,既有主干,又有树枝,由此组成 一棵完整的大树,二者相互依赖生存,枝离不开干,干也离不开枝。天干内容: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地支内容:子 丑 寅 卵 辰 巳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天干”和“地支”是我国古代历法中的一个创造,简称“干支”。干指天干,主运行流动,计有十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主固定不移,计有十二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说易经,要说八卦,比八卦更基础的知识点就是天干、地支。为了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清楚天干、地支的概念,我们先记住几个关键点:天干、地支说的是太阳系的事情,不能搞远了,这是第一。其二,天干、地支来自于气象观测。记录,解释的是位置变化的关系。
天干地支、甲子传言为黄帝史官大挠所作,在理解天干地支之前,我们要明确的概念是,无论阴阳、五行、八卦还是干支,都是先祖们观天地之象,尤其是天文星象所得,所以他们都带有“天气”“运”“阴阳旺衰”等的天然本性。
天干地支本来是前人用于记载时间所用,后来也应用于命理、六爻等,天干地支的关系来源于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的某种哲学概念,是古人认识自然的某种朴素的唯物观,既然世界万物皆有阴阳五行,那么天干地支的阴阳属性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