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宗室王爵中的“铁帽子王”,是对诸王中那些可以世袭罔替王爵的俗称,意指该王的王冠是铁定世袭不变的,即便在爵者有罪免其爵,该王爵的也不会革除。铁帽子王诸位都不陌生,但是铁帽子王是何时才出现的?第一个获封铁帽子王的又是谁?恐怕就很少有人能搞清楚了,就此两个问题,御史重点加以阐述。
“铁帽子王”是清代一种封爵制度后世不乏被夺爵的历史记载所谓“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代的封爵制度。封建社会时称为“世袭罔替”,民间则俗称为“铁帽子王”,意思是他们的爵位永远不会被降级。铁帽子王和其他亲王相比,享有以下特权:一是“世袭罔替”, 隔代不降爵。
大清国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封建王朝,从其灭亡到如今仅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清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国家,在整个大清朝曾经出现过很多创造性的制度,比如密折专奏、军机处、议罪银等等,都对封建王朝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猜您喜欢:“铁帽子王”是一种俗称,在清代专指可以世袭罔替、永不降级的亲王、郡王宗室爵位。清代宗室封爵按等级可以分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14级,其中惟亲王郡王可以称为“王”;按袭爵方式可分为“世袭罔替”、按次降级两类,按来源来说可分为功封、恩封两种,前者是指清朝开国时期军功卓著者,后者则指治国有为、皇帝降恩特封者。
所谓“八大铁帽子王”,就是清朝建国初年立下过大功的8位宗室,他们被封为亲王或郡王, 清廷特别优待他们的爵位“世袭罔替”,无论传承多少代,爵位都永远不降,被民间俗称为铁帽子王。1、礼亲王初代礼亲王为代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
在清朝开国初期,有八位赫赫有名的王爷,他们不仅是皇帝的嫡系子孙,而且都曾为清朝开基创业、统一全国立下赫赫战功,所以并非像其他封为王爵的皇子皇孙那样,后代每继承一次爵位就要降一个等级,而是无论承袭多少代,爵位永远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