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发起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时,东段和西段的解放军参战部队,都有一个新的兵种参战,防化兵。解放军防化兵是抗美援朝期间建立起来的, 与其它“边打边建”的兵种唯一不同的,是先建校,后成军,防化兵是技术兵种,需要先培养专业人才。
1985年9月23日,担负老山前线八里河东山地区防御作战任务的138师,组织414团7连,配属部分侦察兵、工兵、喷火兵、营属重机枪和无坐力炮,在师、团大口径炮兵支援下,对越军据守的395高地地区实施了出击作战。
而更让参战的印军官兵恐惧的,则是当时解放军一个十分年轻的兵种:防化兵,严格说来也叫喷火兵。解放军最初在四川江津成立了防化兵学院,不久后迁到北京,该学院首先培养人才后才真正逐步成立,所以该兵种和其他兵种在战争中诞生成长有很大不同。
近期,央视罕见披露了我军喷火部队考核训练的画面,在画面中,士兵们手持喷火器,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开火发射,由喷火器喷吐出来的火龙,在一瞬间就命中了建筑物,将现场直接化为了一片火海,威力之大足以令敌人为之胆寒。
1979年3月9日,在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方向执行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任务的43军128师,奉命担任掩护军主力撤离战场的任务。按照师的任务部署,步兵第383团1营3连在400高地、巴当东南地域组织防御,掩护部队安全后撤。
喷火兵一向有“战场之龙”之称,他们手中的喷火器是具有特殊杀伤效果的近战燃烧武器。近日,第75集团军某合成旅在滇西高原某演训场展开了一场昼夜连贯实喷作业。稳定据抢、目标搜索、对“敌”实施打击等多个课目连贯实施,检验和提升了官兵实战化训练水平。
日前,第74集团军某旅防化兵紧贴实战背景,展开昼夜连贯实喷作业训练,检验提升喷火兵的实战能力。喷火兵被誉为“战场火龙”,在巷战和城市争夺战中他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训练中,喷火兵按指令快速通过近200米的障碍区,对隐蔽在坑道、战壕、碉堡等工事内部的多个敌火力点展开进攻。
前段时间一段武警海南总队特战大队进行的一场信任射击训练视频引发了大量网友观看点赞视频中特战队员模拟了敌我交错的紧急情况下身处一线的突击队员近距离一击毙敌解救人质的实战场景战友手捧人形靶标跟靶标可以说是“零距离”突击队员稍有不慎就会伤到战友视频中的特战队员田添鸿冷静扣动扳机精准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