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云是清水河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治安户长,他用行动守好村子,守住兰州最北。就是这些治安户长们正为农村地区撑起抗“疫”伞,逆向而行。他们面对党旗纷纷宣誓:“我们是共产党员,我们是治安户长,公安机关选择了我们,是对我们的信任,现在疫情当前,就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了”。
春节以来,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由于返乡人口数量庞大、医疗卫生基础薄弱、村民科学防控意识不强,农村疫情防控成为能否打赢这次防疫战的关键。在栏杆集镇洪桥村这片战场,村医李春梅用残疾的身躯为一方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六户镇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各村、社区,各值守点创新防控工作方法,在全区率先建立“劝返点”“临时支部”“外出记录卡”“录制宣传音频”等有效办法,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山东省平原县恩城镇高庄村积极响应山东全面抗击疫情的精神,在关键时期真正做到全体村民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同时配合好政府做好防控工作,同时告知村民不出门、如果确需出门一定要少往人多的地方去,不聚餐、不聚集、切断传染源头,减少病毒传播。
2月7日,伊通满族自治县。早7点,这座一向热闹的县城,一片静谧。通往各乡镇的道路十分通畅。李琳是伊通县马鞍镇宣传员,今天是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第95天。7点30分,李琳开始电话询问她包保的24位亲友的身体情况、外出情况,并嘱咐他们不聚会、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
我出生的院子是在大山里面,那里住着由高祖父的其中两个儿子(共5个儿子,都生活在不同邻村)的后代,由于时代变迁,外面各种的经济发展,城镇发展,家家户户都在外面买了房子,现在长年居住的只有两户人家了,都是70岁左右的老人,虽然他们后代都比较富有,但是他们还是选择在自己老家过着种地喂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