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的使用电子产品,会降低瞬目频率和瞬目完整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眨眼频率减少、不完全性眨眼,影响瞬目动力学,减少了正常眨眼对眼球的保护,眼部的水性泪液与脂质无法充足、均匀分布到眼表来补充泪膜,从而导致了干眼。
楚天都市报10月27日讯(记者 晏雯)秋干气燥,眼睛本就容易干涩,眼下正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再加上后疫情时代,人们在家办公、上网课、云交流等网络和视屏终端使用常态化,患干眼的风险也随之大大增加。于是,近期来医院眼科就诊的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多。
日前,由爱尔眼科发起的国内首个“干眼关爱日”活动启动。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发布的《国人干眼多中心大数据报告》指出,我国每5人中就有1人患干眼。随着“读屏”时代到来,以及不良的用眼环境与行为习惯,我国干眼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
眼睛又干又痒,通常是干眼症的症状,如果不治疗,会发展成更麻烦的慢性结膜炎,但一般不会导致失明。“啊,眼睛好干……”多少人曾对着手机、电脑发出这样的感叹,然后……接着看屏幕。看了一天的手机,是不是明显感觉眼睛又酸又干涩?
近日的热播剧《狂飙》中,高启强为挽回“大嫂”称自己得了“绝症”——干眼症,这一桥段一时引起很多网友的热议。干眼症真的是难以根治的“绝症”吗?什么情况下会患干眼症?干眼症是否可防可控?什么是干眼症?经常使用手机玩游戏或工作的人都会出现过眼睛干涩的情况,这是不是干眼症?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空调的使用频率增加,加之“低头族”刷微信、网购等越来越多,很多人眼睛感到干涩。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泪液减少、泪液质量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引起眼部不适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