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李光耀开始在新加坡大力开展普通话运动,他在很多场合都介绍了学习普通话的好处,他希望新加坡人能够少用(不是“放弃”)广东话,福建话,闽南语等方言。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李光耀在一次讲话用福建话说道:“再过20年,如果中国完成了他们的“四个现代化”,它的贸易量将变得相当大。
新加坡华人人口将近280万,占全国总人口74%以上,是大中华地区外唯一的华人主体国家。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大部分人来新加坡的中国人都是通过宗亲关系相互推荐,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算高,没有一技之长,且还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他们只能通过宗亲力量抱团取暖,逐步形成了各种小圈子。
笔者提醒:本文将会有广告解锁,但只需播放5秒,便可关闭广告继续阅读全文,创作不易,希望各位看官支持,我将更加努力创作更好的内容,非常感谢!!!国际社会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村子,有钱有势的那家就能享受各种示好,各种吹捧,没钱的人家只能跟着有钱人干活,拿点工钱维持温饱。
“我们不但有‘精英’,我们还有‘精华’。”5月走马上任的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日前首次以总理身份在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做如此表示。这里的“精华”,其实是“精通华文(新加坡中文的表述方式)的人才”的简略说法。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发表首次国庆演说,称新加坡不是西方社会呵呵,新加坡至今为止陆海空军主要装备还都是买的美军的,说明交保护费上还是倾向美国。新加坡是移民国家,特别是印度裔移民越来越多,在两代李家之后,现在是第一次非李家的天下,按照李显龙的话讲未来还不一定华裔是总理。
本文为「环球情报员」主编「托马斯小学长」游记关于「托马斯小学长」:走过世界50国,与你分享更大的世界头条号「环球情报员」主编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为什么抛弃繁体字,跟随中国大陆使用简体字?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旅游时,会发现当地汉字使用的会有细微区别。
【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新加坡《南华早报》和《海峡时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18日,新加坡新任总理黄循财首次在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上发表总理演讲。期间,黄循财在以中文发表演讲时,强调了华语对于新加坡社会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国民多使用华文华语、提升双语水平。
【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新加坡《南华早报》和《海峡时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18日,新加坡新任总理黄循财首次在新加坡国庆群众大会上发表总理演讲。期间,黄循财在以中文发表演讲时,强调了华语对于新加坡社会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国民多使用华文华语、提升双语水平。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亚洲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作为一个小国家,新加坡的人口并不是很多,总人口约560万,其中华人就占了74%,不过让很多人不理解的是,新加坡华人超过了7成以上,为什么他们反而将英语定为了国语,难道国民们不反对吗?
8月17日,五月上任的“新官”黄循财第一次在新加坡国庆大会上发表了演讲。按照惯例,新加披总理会用马来语、英语、中文三国语言发表演讲,在中文演讲中,黄循财用流利的中文,分享了自己学习中文的故事,并鼓励国民提升中文水平。
许多人看见这个话题,不仅会想问,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为何要抛弃汉语,是汉语真的存在劣势吗?为何他又在1976年,大力提倡学习汉语,并且是除大陆以外,最为积极推广简体的国家。这里就不得不从新加坡近一百年的历史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