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毕业的时候,由于找工作没有头绪,误打误撞找到了一个关于催收的工作,当然公司招聘的名字是客服,我一看是怕平安旗下的,有六险一金感觉很厉害,经过简单的面试就上班去了,在里面经历了一年的时间,刚开始感觉工资可以,后来逐渐受不了那个氛围就离职了。
因武汉疫情在家差不多两个月没出门了,前年从平安普恵贷了一百六十万左右,为十年期,每月还一万九左右。由于不能出门实在想不到办法,已经逾期了一个月,经.业务员协商同意推迟到四月还款,但必三个月一起还不算逾期。四月如果解封了要面对差不多六万的还款,压力更大,不知道怎么办?
近日,刘某因收入降低导致无法还款,恰巧在某社交平台看到视频宣传称可为其代理进行投诉,向金融机构及监管进行维权。“我们可以代您与金融机构进行协商,计划将欠款分为60期,免除期间所有息费。维权过程中您不用出面,由我们来解决,您也不要接听金融机构的任何电话。
平安普惠作为第三方,为客户能够成功在银行借款,提供一个担保作用,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担保费,2.服务费就是贷前的一些资料审查,资料代传递,和贷中短信/微信公众号及电话还款提醒,等贷后管理费用,3.保险费也就是为客户提高借款成功率而进行的增信投保,俗话说就是,假如客户因某些情况,无偿还能力,或者逝世,而投保的一种保险,可以理赔,避免公司损失,这些情况,作为一个公司来说,都要考虑到的,毕竟都是为了挣钱嘛!
上篇文章我有说到自己为了发展公司,盲目扩张,导致自己背负了200多万的负债,2020年的到来,真所谓是重棒一击。疫情在国家的号召下,全国人民统一宅在家中,对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来说还好,可对像我们这样有负债的人来说,真的是恶梦连连。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抓住金融消费者急于解困的心理,利用电话、短信、钓鱼邮件等方式发布“全额退保退息”“解决个人债务”“征信修复”等有关退保退费话题的诈骗信息,诱导消费者访问仿冒监管官网的钓鱼网站,通过在线客服等功能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协议”,以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骗取消费者的资金。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9)京02民终3776号上诉人(原审原告):戚**,男,1974年12月8日出生,汉族,户籍地安徽省当涂县,住北京市朝阳区。委托诉讼代理人:柳倩,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曹慧敏,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