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里,最有人气、最有影响力的文物,没有之一。清代“翠玉白菜”,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7公分,以一块半白半绿的翡翠为原材雕刻而成,形象浑然天成细腻逼真,白菜上还卧着一只螽斯和一只蝗虫,维妙维肖。
这颗《翠玉白菜》是属于晚清的工艺,虽然作品的品质在整个翡翠白菜之中并不算是最高的,但其工艺算是达到了最高的层次。原因也简单,马未都说这么一颗白菜,是当年慈禧太后离世之后从宫中流出来的,被某个太监带出宫的。这一种说法大家相信吗?
开篇声明:本文为笔者原创图文,欢迎关注@九州铮史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除了前面那颗“翠玉白菜”之外,台北故宫其实还藏有两颗不同规格的翡翠白菜,这里我要先介绍的是个头最小的一颗,长约13.4厘米,被称为“翠玉小白菜”。
#头条创作挑战赛#说到翡翠白菜,那就不得不提到清朝最后一个女王慈禧太后,影视剧中的慈禧尖酸刻薄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是太好!历史上慈禧太后从1861年开始到1908年,垂帘听政把持了清朝整整48年!慈禧和光绪慈禧珍宝慈禧太后十分爱美也十分喜欢各类奇珍异宝!
蜀黍曾经去过三次中国台湾省,也参观了三次台北故宫博物院,特别是在2019年5月的那次到访,竟然被允许拍摄,因此蜀黍才有机会记录下许多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的珍宝,并通过图文和视频把它们分享给了大家,这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翠玉白菜。
它可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知名度十分高,以致于有“不见白菜、虚此一行”的说法。不夸张的说,这尊翠玉白菜算得上是清朝玉雕技艺的巅峰制造,能够以假乱真的白菜和栩栩如生的昆虫,无一不在彰显宫廷玉雕师的鬼斧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