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帮律师时间》法律支持由吉林诉帮律师事务所独家提供。关于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进行游戏充值、换购皮肤等情况,一旦涉及大额转款,家长要求网络平台退还时,平台是会全额返还?还是部分退款呢?本期的《诉帮律师时间》带您了解。
每经记者:温梦华 每经编辑:魏官红近年来,未成年玩家游戏充值后的退费问题频频引发争议和关注。5月28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官网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近几年,未成年人“巨额打赏主播”事件屡见不鲜,有些家长在孩子发生过大额打赏行为后,仍疏于对孩子进行监管,个别家长疏忽大意的主要原因在于误认为只要以“未成年人打赏”为由向平台申请退款便可挽回所有损失,但事实却并非都如此。
最近,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这是国内首个未成年人游戏退费的规范性文件。虽说是一个行业协会的团体标准,但后续可能被吸收为行业或国家标准,因此,这份文件引起游戏行业与很多家长重视。
又一起未成年人大额游戏消费案!去年10月,11岁的小尼(化名)背着家人,多次通过妈妈的手机在拼多多平台进行了游戏消费,先后购买了五个高级别的游戏账号,消费金额高达十万六千余元。夸张的是,其中8万余元是在半小时内支付的。当家人发现时,那张和手机绑定的银行卡余额只剩下200元不到。
极目新闻记者 林楚晗视频剪辑 林楚晗实习生 黄启帆 邱美依 杨小婷7月11日,山西运城的原先生反映,10岁的女儿小原在一天时间内,在一款名叫《蛋仔派对》的游戏里多次进行充值,共计金额6742元。发现付款记录后,原先生立即向游戏公司客服申请退款,公司经过判定退还金额3533元。
海峡导报·新福建客户端1月16日讯 (记者 林子杰)近日,宁德的谢先生向导报记者反映,其多年积蓄竟不翼而飞,银行卡里的8万余元存款只剩400余元。谢先生通过询问才发现,“消失的钱”竟是被10岁的儿子玩手游消费了。于是,他赶紧前往银行打印流水,并报了案。
近日,广东的刘先生反映,家中13岁的男孩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在oppo平台的生死狙击游戏上先后共充值56824元。在与平台方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协商后,对方表示可退款36324元,但拒绝全额退款。2月24日,记者联系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服人员。
Tech星球3月4日消息,针对网传未成年人在腾讯游戏充值上万无法全额退款的消息,3月2日,腾讯游戏回应,因申请人无法提供直接的证据证明相关消费为未成年人在未获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只能进行关怀处理,赔偿9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