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食品包装袋里,都会有这个东西。干燥剂在生活中很常见,大人们也都知道它不可食用,但对于好奇心强的孩子来说,往往暗藏危机。不知道大家之前是否有看过这样一个新闻:短短的20分钟里,8岁男孩可可整个眼球被溶,终生失明!
许多人注意到鞋盒、羽绒服里有一个装有球的纸袋,现在大家都知道那是干燥剂。事实上,这不是凝胶,而是二氧化硅的颗粒,1918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Walter A. Patrick 为硅胶申请了专利。
我们日常购买的商品包装中,尤其是食品包装内总是可以看到一小包写着干燥剂或者脱氧剂字样的小东西,很多的糖果、饼干、零食、干果内都可以看到这个小东西,这东西是为了帮助保护产品的最佳口味或者延长最佳食用期限的。
央视网消息(记者/王卓婕):近日,某食品品牌“脱氧剂撒漏致孕妇误食”一事引发关注。脱氧剂与同样常见的食品干燥剂有什么区别?误食后对身体有没有危害?开封后的食品没吃完要把干燥剂留着吗?国家公共营养师王利娜就以上问题接受了央视网记者的采访。1.食品里的脱氧剂、干燥剂有什么区别?
据广州日报,近日,福建泉州一女子误服了少量干燥剂,她害怕中毒,慌忙咨询朋友,上网查询,得出“需大量喝水促进新陈代谢”的自救方法。于是在3个小时内狂喝10升水,不料喝完没多久,就出现头晕恶心、手脚抽搐等症状。送医诊断为急性水中毒,病情危急直接送进了ICU,治疗数日后终于转危为安。
近日,上海的徐女士在小满手工粉门店用餐时,吃出了一包干燥剂,且疑似是已经漏液的状态。徐女士:“端上来之后,其实一开始我没发现,差不多吃到2/5的时候,我同事发现了,他一给我取出来我就发现,这个干燥剂本身已经漏液了,就是已经有一部分空掉了。
亚硝酸盐中毒后,治疗前后对比。泉州网6月14日讯(记者 魏晓芳 通讯员 王婷 叶巧玲 文/图)“红了,红了,她的嘴唇红了!”日前,安溪县医院急诊中心抢救室内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一名因误食含有亚硝酸盐成分的干燥剂导致中毒的患者被成功抢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