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都有哪些习俗?灶王爷的年画要怎么贴?不同年画有哪些不同寓意?来看关于国家级非遗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科普吧!这些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年画正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过年——春节主题展”中展示,也可以现场购买哦。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是家家户户拜祭灶王爷,恭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据传,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表现,让玉皇大帝来赏罚。因此,小年的时候,人们都会在灶王像的面前摆上丰厚的祭品,还要把融化的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会在玉皇大帝面前说我们的坏话了。
灶神是人们口中常说的灶王爷,过年贴春联的时候,要把灶神的画像贴在灶台的上方。简介:灶神又称灶王爷,灶君,灶君司命,灶神星君,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因而受到崇拜。
有人买灶王爷像时,不问青红皂白买回家就贴上了,这是不对的。灶王像看似一样,其实二个版本,以像下的鸡,狗方向为准。狗要向外咬,和家中的狗一样以示家中来人,和门外有声音。鸡要向里叫,不言而喻,是提醒人们天亮该起床了。这就是灶王爷像中鸡,狗的寓意。
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赐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职责,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在每年的小年的时候,会送灶神向上天回报,而在大年初四这天就会回到人间,进而有了大年初四迎灶神的习俗,寄托了人们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小年,中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小年的日子不太一样,通常北方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要迟一天,通常到腊月二十四才开始过小年,但民俗活动基本是一样的,主要是“祭灶”和“扫尘”,这项民俗活动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数千年,表达了大家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脚下是宽厚的大地,头顶是满天繁星,远处是隆隆炮声,心里是满当当的吉祥和如意。寻找安详小课堂年会上,主持人突然袭击,让我在红宣纸上给大家写对联,就写拙著《农历》中六月父亲给乡亲们写的那些,“三阳开泰从地起,五福临门自天来”,“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一类。
在很多地方腊月二十三就是小年,在这天人们会祭灶,收拾房间打扫屋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准备过年。那么您知道腊月二十三的民俗都有哪些吗,且听我慢慢道来……小年的主要民俗就是祭灶。祭灶就是祭祀灶神,并送灶神上天。因祭灶是在晚上进行的,所以小年也称“小年夜”。
来源:【开封日报-开封网】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腊八祭灶,年下来到。”春节俗称“过年”,既然要“过”,那就有一个过程,而农历腊月二十三(指北方,下同)的祭灶节则标志着正式进入过年的程序。在开封,从这一天开始,家家户户都动起来了,有的除旧迎新,有的购置年货。
就要过年了,马上就要迎来2024年龙年春节,每年的腊月23是北方小年,腊月24是南方小年。我就纳闷了,为啥,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差了一天,后来,多处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古达交通不发达,又加上,古达很多王朝的国都,都是在北方。
灶王爷是怎么来的,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平民张生好吃懒做,成家立业后,成天在外面花天酒地不好好的过日子,最后硬是把祖业败光,流落街头成为乞丐,有一天正好行乞到前妻家,遭到一顿数落之后,张生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火里活活的烧死了。
我家在大中国山东省,东方之珠青岛市,西北方向的县级市,正西方向5公里的一个小山村。之所以说这么细,是因为中国是在集中统一过年名义下,有着各自做主的民主过年习俗。我西邻居家跟我们家都不一样。我们家猪圈的门上,过年总是贴红色的小条幅“猪大且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