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络辟谣 最近,“AI捏脸”视频在社交平台上颇为流行——一双手捏住各种立体人像,慢慢用力,把人像捏扁、捏爆、捏碎,被捏的对象既有发布者本人,也有各种影视剧人物乃至虚拟人物。不少发布者表示“AI捏脸非常解压”,并鼓励他人尝试。其实,实现AI捏脸并不复杂。
南都讯 记者赵青 通讯员曹钰 陈芊 谭静宜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AI换脸、AIGC创作、虚拟数字人等前沿技术应用向当前司法提出新挑战。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南都记者聚焦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典型案例,明晰AI大模型等新兴领域权利形态的法律属性,普及法律知识。
每经记者:宋美璐 每经编辑:张海妮福州某科技公司法定代表人9分钟被AI换脸骗430万元的风波刚过,又有安徽何先生9秒被换脸骗走245万元。另一边,直播间中,换上杨幂、迪丽热巴等明星脸的主播出现在直播间带货,让观众真假难辨。
金发碧眼美女,一口流利的中文谈论婚姻和中国话题,仿佛成了流量密码。“我们国家生产的许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深厚。”屏幕上,一个所谓“俄罗斯美女”侃侃而谈,而这只是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以6元价格买到的“换脸视频”。
艾媒网(iimedia.cn)获悉,近日,抖音推出了社交新功能——“抖音仔仔”。进入抖音仔仔的界面中,用户可以通过捏脸、换装创造出专属的虚拟人物形象,还可以选择不同“心情”,并将其保存为动态头像,甚至可以邀请好友进行合拍。
机器之心发布机器之心编辑部火遍抖音的「卡通脸」特效,是怎么做到又逼真又灵动的?说到特效玩法,抖音的 “整活儿” 能力一直有目共睹。最近,风头正劲的是一款「卡通脸」特效。无论男女老少,用上这款特效后,都仿佛从迪士尼动画里走出来的人物一样灵动可爱。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3月27日,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消息称,去年,抖音发布《关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平台规范暨行业倡议》,明确平台不鼓励利用AI生成虚拟人物进行低质创作,将严格处罚违规使用AI生成虚拟人物发布违背科学常识、弄虚作假、造谣传谣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