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召开的“‘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城市论坛(2022)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高培勇在致辞中表示,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中新社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 张蔚然)《社会蓝皮书:202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1日在北京发布。报告称,“十四五”期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依然保持在9亿人左右,要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就业优先的产业发展导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至2019年年底,我国人口数量为14.0005亿人,其中16岁至59岁的人口数量为89640万人,换句话说就是我国拥有8.9亿人左右的劳动年龄人口,而在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很多人一直好奇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8.9亿劳动年龄人口中,有多少人的月收入能达到1万元以上呢?
今天(18日)上午,国新办就2023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发布会上介绍,通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前两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来看,中国的人口结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确实出现了很多深刻变化,比如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快。
1949年我国总人口为5.4亿,其中城镇人口占比为10.6%;1954年总人口达到6亿,1964年达到7亿元,1969年达到8亿,1974年达到9亿。1981年达到10亿,这一年城镇人口占比超过20%。1995年总人口超过12亿,1996年城镇人口占比超过30%。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人口总量第一次负增长,但是我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总人口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劳动年龄人口近9亿人。另外,现在人口的素质确实在提高,最新数据,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达到10.93年,近11年。另外,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有2.
因为有很多专家在谈楼市,更因为有很多专家把中国楼市的下跌归结为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为此,我写了一篇文章《从人口减少推定中国楼市的未来,方法论上不成立》,果不其然,突然是明白了为什么一些网红会蹭爱国流量,因为口号太容易推动情绪,科普远非传播者一厢情愿的事。
截止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数为1443497378人。1953至2020年间,我国老龄化情况不断加重,65岁以上的老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最初的4.41%到了如今的13.5%,老年人不断增多,国家建设的主要群体——青壮年的增长却呈疲软态势,0-14岁的青少年增长率更是一路走低,由此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的养老压力将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