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中核集团官微喊话力挺《流浪地球2》,称“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相信看过电影和原著的人都知道,流浪地球故事的核心,就是人类利用上万台行星发动机,让地球脱离太阳系轨道,并航向4.3光年外的比邻星的故事,在故事中,行星发动机是一种高11公里、底盘直径30公里的庞然巨物,看过流浪地球1的观众都还记得,行星发动机的动力来源是“烧石头”,原著中是“重元素聚变”,其实就是核聚变技术,所以整个流浪地球的故事框架都是建立在人类已经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之上的。
自从20世纪初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元素发现以来,人类就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一种又一种的放射性元素被发现,虽然有过一段可笑的应用,各种广告铺天盖地说经过放射性的食物和水更加健康。最后自然是成了历史的 笑话。
根据严重程度,核泄漏事故可以分为7个等级,在人类的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7级核泄漏事故,一次就是著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另一次则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表面上来看,前者是由于人为因素所导致的,而后者是因为自然因素所导致的,但归根结底,两次事故的根由还是在人,如果不是因为选址的失误,福岛核电站何至于因为地震而发生泄漏,在事故发生后又何至于引起如此严重的后果呢?
长期以来,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近日,美国能源部宣布,科研人员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实现了核聚变“点火”,即核聚变实验中产生的能量多于用于驱动核聚变的激光能量。美能源部称这一“重大科学突破”将为国防及清洁能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搭载着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火箭在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是嫦娥探月工程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前4次探月之旅,分别完成了对月球的环绕探测、月面软着陆和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行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