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新闻网】“以前村里办红白事,大家总是比阔气、讲排场,一场红白事没有几万块钱办不下来。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邻里帮忙办、酒席标准办,流程简化办,既省钱又省力,大家都支持。”6月8日,元氏县前仙乡后仙村负责记账的红白理事会成员说。
近年来,尧山镇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治理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总揽,坚持把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的重要基础,将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推进乡风文明转变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进一步擦亮“全市文明镇”底色。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讯(通讯员 郑鉴峰 万国权)“我们一核算,真的是省下了3万多块钱!”日前,黄梅杉木乡桂畈村5组村民桂国林料理完母亲的后事,看着账单万分感慨。塆子夜话。通讯员 供图按照桂国林之前的预算,采用村里老办法操办的话,从请客到回礼方方面面总的费用要7万多元。
“我们把红白事纳入村规民约,落实封顶办法,都是一个标准。”西固区柳泉镇西坪村红白理事会理事刘少组介绍说,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在全村推行“白事一碗菜”,给村民减轻了很大负担。柳泉镇以移风易俗倡新风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四会”作用,强化对农村红白喜事的管理和事前劝导。
来源:【淮安日报】一直以来,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红白事习俗给村民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扭转这一局面,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坚持把红白理事会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来源:【星沙融媒】过去,路口镇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现象较为严重,不仅给村民带来经济负担,也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相悖。为扭转这一局面,路口镇红白理事会应运而生,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红事新办、白事简办。
几个月前,阳泉市郊区西南舁乡西南舁村村民高串来突然病倒。卧病期间,他交代孩子们,他去世后不要大操大办,事务交给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操办。老人过世后,高串来的子女遵循老人的遗愿,“丧期的大部分事务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操办,花费不多,也很体面”。
以前村里有红白事,几乎家家户户都大摆宴席,相互攀比。如今村里由村干部、各村(居)一些老党员、退休干部、村小组组长组成了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节俭之风,反对铺张浪费、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
红白事“从简操办”,让新观念引领新风尚青岛乡村依托“红白理事会”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办白事不请吹鼓手,不摆酒席吃请,一切程序由红白理事会操持,从简办理;趁老人健在,把心思和钱财用在孝敬老人上。这是近几年来即墨区蓝村镇王南村移风易俗带来的文明新风。
来源:【银川新闻网】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吴春霖)“倡导勤俭节约,不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不仅增加自己的负担,还造成浪费,面子不在酒席上……”12月20日,在金凤区贺兰山中路街道银丰社区,一场关于移风易俗的宣传活动正在开展。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9日讯 7月9日,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兜牢民生底线 增进民生福祉”新闻发布会,薛城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显在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薛城区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打造红白理事会阵地,让理事会成员全程参与监督服务,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
24年来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高度重视红白理事会建设红白理事会逐步成为婚丧习俗改革、促进移风易俗的基层组织力量和重要载体形成婚丧嫁娶新风尚红白理事“两委”帮,干部群众齐助力开启移风易俗新篇章本周,我们一起走进大淀头村听他们讲“红白理事会”背后的故事1998年10月,大淀头两委干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