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完小年二十三,就算是进入了春节。大江南北的老百姓都会打扫卫生,给灶王爷供奉糖果,糊住他的嘴,求他上天美言几句,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拜灶王爷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可谓历史悠久。但有关灶王爷的来历却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今天就给大家讲一段有关“灶王爷”的传说故事。
文/丛良民 从前,大凡人家不论户头大小都有一个灶台,一日三餐,烧饭做菜。在灶壁顶端用砖瓦砌一个小神龛,门楼上雕刻飞檐翘角,门柱上贴着一付两指宽的大红对联,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司命府”,中央贴着灶王彩色像,门前放置香炉、蜡烛台。
今天腊月二十三,是腊月里一个较为特别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是小年还是民间送灶王爷的时间。不过最初的祭灶应当是在腊月二十四,晋朝的《风土记》就有这样的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
咱们过年的传统习俗,那是五花八门,每一项都饱含着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过年祭灶王爷这事儿,很多老人都说,这可比拜财神还灵呢!不过,祭灶可有讲究,下面这3点一定要注意。1.祭灶王爷,时间得掐准按照传统,北方地区大多在腊月二十三祭灶,南方地区则多在腊月二十四。为啥时间不一样呢?
导语:小年俗语:祭灶六不忌,来年福财消,不做这六件事,虎年行好运。自从进入到腊月份,春节的气息就在逐渐地复苏,并且进入到腊月份的后半阶段,节日的气氛也不再掩饰,大街小巷上忙碌的身影,都在告诉着人们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马上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