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广州报道 房地产市场缓慢复苏,为了促销售,近期江苏、河南等地频频出现购房“零首付”的情况。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房地产中介以购房者口吻,发布“零首付拿下人生第一套房”等“小作文”来吸引流量,引发评论区热烈讨论。
来源:澎湃新闻 购房“零首付”近期再引热议,这一看似“无门槛”的购房方式背后潜藏的风险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近日,多地政府发布警示文件,提醒购房者理性看待“零首付”政策,购房者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而行。“零首付”重出江湖近期,购房“零首付”重出江湖。
每经编辑:陈梦妤这段时间,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类似“0首付拿下人生第一套房”等购房者经验分享的帖子正引发网友热议。当记者私聊发帖人,询问如何操作时,他们则会亮明房地产中介的身份,转至其他平台向记者详细介绍购房方案。
“楼盘开发商先将首付款打入我的银行账户,我再把这笔钱转到开发商指定账户。0首付相当于是开发商预先帮垫付的首付。”“(房子)实际成交价格是135万元,(做高评高贷)贷款就贷了134万元,就相当于0首付购房。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准现房,零首付,月供仅需3000元”“真正零首付,可贷款140万左右,配合装修贷,可套现”“高评高贷 免首付”……近期 网络上出现了不少 零首付、低首付购买 新房、二手房的广告宣传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 零首付、低首付购房套路颇多 看似轻松划算 实则
今年,随着房地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不少房地产开发商和房地产中介机构推出了优惠政策,在一些城市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记者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有些开发商和中介机构推出了“零首付”和“超低首付”等操作,吸引购房者。
为了卖房,房地产中介和部分开发商们可谓是使劲了浑身解数。去年深圳某项目推出“买房送菜地”的活动,前不久南京某项目“买房送飞机”的消息刷屏朋友圈,东莞“买房送公寓”的宣传也一度引起网友热议……有买有送的传统营销套路已经屡见不鲜,那么“不掏钱就能买房子”的套路有见过吗?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图源:视觉中国近期,购房“零首付”重出江湖。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多个城市的房地产中介以购房者的口吻,发布“零首付拿下人生第一套房”“零首付救了我的命”等帖子来吸引流量。可这一看似“无门槛”的购房方式,背后潜藏的风险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0首付购房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非可持续的购房方式。”近日,南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关于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其中提到首套住房0首付问题,称存在金融、法律、还款压力等多重风险,引发市场关注。
以“零首付”吸引买房者,再一人饰多角设“购房条件”,中介以这种方式,用一套不可能成交的房,诈骗了购房者41600元。2024年10月14日,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这起“零首付购房”诈骗案中的被告人吴某提起公诉。
提醒小心“零首付”购房坑你没商量的同时,还是期待监管部门尽快行动起来。微博截图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丁铁近日,江苏、河南等地频频出现购房“零首付”。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不少房地产中介以购房者口吻,发布“零首付拿下人生第一套房”等类似帖子来吸引流量,引发评论区热烈讨论。
今日(5日)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在网站发布关于“0首付”购房风险警示。近期,有个别楼盘违规推出“0首付”购房活动,为防止此类行为给购房者带来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就“0首付”购房存在的相关风险发布警示。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零首付”购房得不偿失 “零首付”购房套路又开始露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日前发布的《关于“零首付”购房的风险提示》称,“零首付”购房不可行、不可信,需警惕相关违法违规行为;“零首付”购房看似轻松划算,实则增加购房者经济负担,暗藏诸多风险。
3月14日,东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关于禁止房地产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参与、协助办理“0首付”“低首付”等行为的提示》(下称“提示”)称,“0首付”是违反国家相关金融信贷政策的行为,各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禁止以任何方式参与、协助此类以“0首付”“低首付”的房源宣传和销售代理行
来源:郑州发布 今日,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获悉,近期,有个别楼盘违规推出“0首付”购房活动,为防止此类行为给购房者带来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该局就“0首付”购房存在的相关风险做出警示:一2017年9月9日,住建部、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