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会根据血糖水平来对系统水平变化情况进行判断,一旦发现血糖升高,就认为患上了糖尿病,大多数人在看到血糖处于7.0~8.4区间时,就觉得是患上糖尿病无疑了,但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仅依靠一两次的血糖值来判断是否患上了糖尿病,而是应该进行连续多次测量,若多次连续测量后,血糖值都位于7.2~8.4之间,这时就可以确定是糖尿病了。
有网友询问:到底血糖多少,才算确诊糖尿病?刘又宁介绍,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我国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占10.4%,若长期存在高血糖,将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以及功能障碍。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的一个,也是三高疾病当中最容易发生的疾病之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导致了不良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搭配,就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经常晚上喜欢聚餐吃一些油腻的食物这样长时间的饮食习惯就会导致自己的血脂升高,形成高脂血症。
在不少人的印象当中,体检假如发现血糖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那就是患上了糖尿病!但其实,血糖水平“超标”并不完全等同于糖尿病。在正常血糖与糖尿病状态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中间过渡状态”,而这种状态就被称之为“糖尿病前期”,简称“糖前期”。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采血前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是目前为止评估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糖尿病前期不仅预示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还提示未来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疾病、肿瘤、痴呆等疾病的患病风险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