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通常北方地区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区还是按照古已有之的传统,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虽然小年的时间南北不相同,但过小年的传统民俗基本都是一样的,都要进行“祭灶”“扫尘”等活动,尤其是祭祀灶王爷,是过小年必不可少的古老传统。
腊月的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节,也称之为“小年”,这个节日比较特殊,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日期和概念,一般来说北方地区在二十三日过小年,南方要晚一天,还有一些生活在水上的人家,要等到腊月二十五日才过小年,所以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
南风古灶万人谢灶仪式。(资料图片)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2015年初,佛山提出打造“文化导向型城市”,并印发了《佛山市文化升级两年行动计划(2015~2016年)》,佛山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又开启了新征程。
春节,一年之始、万木皆春,人们对来年寄托着无限的祈望与憧憬,因而都认真对待,着意操办。祭品备米、糖、利是、清水一碗,以及鸡、烧肉、橘,还备鲤鱼一条,写一张“谢灶疏”,内容多是感谢灶君保佑之类的话,还备一匹纸马,让灶君乘马上天。
你有多久没有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从1月14日(年廿三)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联合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岭南金融博物馆,带你探寻馆藏文物中的年俗记忆,一起“跨时空”过大年。过年的衣食住行有哪些讲不完的“好意头”?又藏着哪些不变的情怀与文化?
(来源:方志广东,只做学习分享,宣传家乡,不出于任何商业目的,特此鸣谢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我们立即删除)送灶 民间岁时祭祀之一,也称“祭灶”“谢灶”。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举行。
写春联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燕年花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伟荣“开油镬”炸油角 摄影/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廖雪明“岁月不肯住,看看又小年。”农历小年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又称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
扑撑是谢灶时使用的贡品,蕴含着人们美好愿望,它同时亦是一代荷城街坊农闲时味蕾的集体回忆。美味的扑撑搭配火候十足的生滚粥,这样的荷城味道,有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外脆内糯的扑撑 传统做法美味十足“老板,打包一份‘鸳鸯’扑撑。”在荷城街道星河路的一家粥店里,客人下单买了一份扑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