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0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月初八——腊八节。关于腊八粥,《东京梦华录卷之十的十二月》是这样描写的: 十二月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
大学宿舍,半夜时分,一男生爬起来,敲开对面宿舍的门,强行把另一个男生推醒:“怀民,我是苏轼,请随我起舞弄清影……”如今这类演绎在大学生群体走红,“苏轼爱熬夜,怀民亦未寝”成为热梗。欢乐之余,好奇的小伙伴可能会问:怀民是谁?他跟苏轼有什么关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个11月,张怀民——一位生活于近千年前、生平不详的古人,又如往年此时一样,兴起一波“怀民亦未寝”的网络流量,甚至连百年中华书局也聊发少年狂,在公众号发出“张怀民被叫醒941周年纪念日特别推送”。宋神宗元丰年间,张怀民被贬黄州。
编辑丨冶游张怀民,字梦得,一字偓佺。其人生卒年不详,但在抖音,以他命名的话题播放量已超3400万。起因源于网友对于苏轼古文《记承天寺夜游》的一次当代演绎,用配音、表演等方式复现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在承天寺门口敲门“叫醒”张怀民,相约一起赏月的过程。
这个月,有个梗在社交平台悄然蔓延——“怀民睡了吗”?网友们脑洞大开,用文字和P图脑补着张怀民被苏东坡叫醒时的场景和心境。很多人面对层出不穷的小故事和表情包都能会心一笑,这也让“寻找张怀民”有了不一般的意义,那就是:从古韵中寻找生活的参考答案。
□王妮西(山西传媒学院)这两天,“寻找张怀民”这一梗热度再次飙升。此梗源自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苏轼的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因网友创制了众多表情包,生动模仿张怀民被苏东坡夜半唤醒时的模样,使得这篇经典课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来源:北京日报】展览以苏轼的诗词为脉络,通过融合创新体验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苏轼的人生境界。 本报记者 甘南摄本报讯(记者 金力维)昨天,“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中国传统文化数字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数字艺术展厅开幕。
中新网北京1月8日电(记者 任思雨)“怀民你在吗?你睡了吗?(砰砰砰敲门)”942年前,睡眼惺忪的张怀民可能也没想到,这个平平无奇突然被薅起床的夜晚,居然被大家记到了今天。敲门的人,正是大宋著名E人苏轼。乘兴而来,兴至而返,爱熬夜的苏轼和亦未寝的张怀民,共同欣赏了那晚美丽的月亮。
文/周燃(作者周燃,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近1000年前,“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两名雅士“相与步于中庭”,看月光婆娑、积水空明、竹柏逐影。他们二人,一位叫苏轼,一位叫张怀民。
而所做的这件事,通常是一件关乎一个人命运转折的大事,并有极大可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是的,就是 8 月 20 日黑神话悟空发售当天,老板们将会收到潮水一般的请假条,那一天大概也是 8 月份电脑和游戏主机玩家同时在线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