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本来就是懒人经济,这手机上的功能是越来越为懒人设计而设计,主要是方便呀,什么购物,点外卖,滴滴打车等等,可这问题来了啊,特别是这免密支付功能,是那个王八蛋设计出来的,难道大家都懒得输密码的时间也没有了吗,看上去特别人性,实则隐患特别大,不是我吓唬大家,
买东西、点外卖、坐公交、自动缴费……各种App里的免密支付功能你开通过吗?1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话题“建议关闭免密支付功能”近日登上微博热搜,“大妈捡到手机用免密支付刷光余额”一事引得大家纷纷直呼“吓得我赶紧关闭了免密支付”。免密支付到底该不该关闭?需要注意哪些风险?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为生活提供了无限可能,很多只有在PC端才能完成的操作,慢慢的也转移到移动端,其中也包括手机支付。由于方便快捷,手机支付几乎成为了当前的主流付款方式,一般的支付类工具都带有多种支付形式,扫码、声波等等,只要几秒钟时间付款过程就结束了。
据报道,一名60岁大妈捡到他人手机后,发现手机竟然没有锁屏密码,一看微信零钱有5100多元,于是就将微信里面的钱分8次扫码消费,直到将微信零钱挥霍一空后将手机关机,最终被民警抓获。你使用过“免密支付”吗?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这种事关会员安全的操作提示应该设置在明显位置,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近日,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向《工人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账号“失窃”的经历。
骗子以购买商品为由,添加商家微信好友,通过微信进行沟通,后以商家收款码异常为由,指引商家在微信视频中展示支付宝收款码,让商家刷新支付宝收款码,在此操作过程中,商家支付宝付款码暴露,骗子利用免密支付趁机扫走商家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