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这一点也反映在人们对职业的选择上,有的职业现在看上去很不错,风生水起的,但是缺乏前景,也许过上个十几二十年就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所以择业的时候,除了关注当前,更要关注职业的前景。
我们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父母总是希望我们找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不希望我们去冒险投资或者自己闯荡等等,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安稳的工作才是我们一生的保障,也就是他们嘴中常说的"铁饭碗"、"金饭碗",而现代年轻人的思想越来越追求潮流化,很多人都不乐意在一个单位一直呆一辈子的。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山有木兮木有摯文|山有木兮木有摯“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三种职业,可比公务员吃香!”从爆炸头迪斯科,到大波浪酒吧摇晃,可以说每个年年代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时尚。
大家好,我是伟伟,来自湖北襄阳,目前在开6米8高栏货车,主要跑的地方是广东周边。说到卡车司机这个职业啊,在80年代的时候可以说是很挣钱,很受人尊敬的,村里哪家要是有辆卡车呀,一年到头都不愁吃喝了,还能存钱盖楼房娶媳妇呢!
今天的北京,成年人中除了上岁数的老人不会开车的比例高些外,其它年龄层有驾照人应该非常多。去驾校学个车需要的时间周期不算长。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学驾驶拿驾照可是件非常艰难的事情。1979年,北京有了第一所面向社会招生的驾驶学校——北京汽车技校。
现在的司机,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且大部分普通司机的收入和待遇并不高,但在40年前,会开车是一门了不起的技术,非常受人尊重。如果谁家里出了个“司机”,那可是光宗耀祖的好事,当时的司机不仅薪资待遇好,在婚恋市场也是香饽饽,因此,在当时还流传着一句有趣的话:手握方向盘,给个县长也不换。
1982年招干参加工作,第一次领工资时非常激动,至今记忆犹新,正工资26元,补贴5元(是什么补贴想不起了)合计31元,当单位出纳把现金递给我时高兴得手舞足蹈。每月31块人民币在那时期很多人羡慕的。不知同年人你当时的工资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