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瓶”原是促销手段,但成犯罪团伙“发财”手段:他们成批购买啤酒,将有奖瓶盖撬去兑奖,再用假瓶盖盖起来,折价出售。近日,嵩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端掉8个“换盖”黑窝点,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10余万元。昨日,嵩明警方通报了此案。
近日,江西乐平公安发布一起案例:8月13日,乐平市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超市货架上好多瓶饮料被人拧了盖子,警察同志,你们快来看看吧。”这样似是蓄意破坏的行径叫人诧异,民警立即赶往报警人所在的超市进行调查。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视频剪辑 丁伟山东济宁的三位小伙子用手电筒照射饮料瓶盖,破解中奖“密码”,花1瓶的价钱抱走10瓶饮料。10月28日,当事人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超市服务员警告他们,如若再作弊就将其拉黑。10月27日晚,山东济宁的小伙子刘涛(化名)和两位同学一同到超市购买饮料。
编辑丨十八文丨科技点子王10来年前,喝饮料可以“再来一瓶”,引得无数人购买。不过来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们却发现这种“再来一瓶”的活动似乎已经不再流行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旅游大奖或者扫码抽奖的活动。
想必有不少人还有这样的记忆:买来一瓶饮料,然后先打开盖子,看是不是能“再来一瓶”,有的人乐此不疲,中了“再来一瓶”那是相当高兴的,有的人连中7瓶,那几乎是一生欢乐的记忆。看起来无足轻重的“再来一瓶”,竟然还有这样的魔力,有的饮料厂家依靠“再来一瓶”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依靠“再来一瓶”翻身爆火,这样一种促销形式竟然风靡全国,让几乎所有的饮料厂家都跟风。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销售活动,不仅可以让一家公司打开知名度,而且还能让其销量快速增长。例如由阿里巴巴首创的“双十一”活动,根据其公司发布的数据,在最新一次的“双十一”期间,总交易额5403亿元人民币,再创销售新高。
曾几何时,瓶盖上的“再来一瓶”吸引了无数消费者的眼球,大量的购买量下,是消费者希望获得优惠的心理。有的消费者出现了只买1瓶,中奖5的情况,这种经历一定会刺激我们再度购买这个品牌,从而形成一定的品牌忠诚度。
这玩意当年可是迷住了万千羊毛党,有人为了中奖狂灌饮料,甚至还有人总结出了中奖技巧。以前“再来一瓶”中奖率都挺高,就拿康师傅来说,最开始的中奖率高达20%,当然大多数还是“谢谢惠顾”,这时候有人就开始动歪心思了,说干就干,于是这样一个团伙就出现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曾参加过“再来一瓶”饮料活动,甚至不少人在自己个人简介的获奖经历上还写了:“多次荣获康师傅再来一瓶”奖;不过如果有注意看的话,你会发现最近这几年市面上“再来一瓶”活动似乎消失不见了,转而成为了扫描中奖的活动,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但是你也许不知道,这些“奖品酒”也会被人“截胡”,重新盖上假瓶盖,成为“翻新酒”重新销售。通过近一个月的线索经营,近日,古镇公安分局分别在顺德勒流、中山小榄、古镇曹步等地一举捣毁生产、销售涉假啤酒窝点3个,打掉一个犯罪团伙。
云南省嵩明县公安局将近年来收缴的86万余枚假冒啤酒瓶盖及相关制假设备、包装进行公开销毁。4月27日上午,嵩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在嵩明县人民法院、嵩明县人民检察院相关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将近年来经法院已经审理判决生效的几起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涉案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