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13年余额宝等宝宝引发的互联网金融热潮定义为1.0阶段,把2014 年P2P平台及众筹发展时期定义为2.0阶段,那么2015年产业与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的产业互联网金融化阶段将是互联网金融的3.0时代。
技术变革都是源于科技,成于金融。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证明,金融是科技重要的支撑力量,助力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传统银行体系奠定基础的1.0时代,到股市平台蓬勃发展的2.0阶段,直至今日以创投模式参与的3.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其中“科技金融”居于五篇大文章之首。决策层对科技金融的重视不足为奇。长期以来,受限于抵押物少、担保不足、长期发展不确定性高等因素,科技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挑战。
潮新闻客户端 杭萱1月15日,杭州银行海创园支行合作企业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这是今年继富特科技、联芸科技等企业之后,杭州银行合作榜单里,又一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科创企业客户。
来源:人民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人民网启动“改革为了人民——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列报道”调研活动。调研活动拟围绕国资央企责任担当、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三大主题展开。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中国政府债务研究中心主任刘晓光,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金融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朱小能,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科技产业金融部总经理董宣忠,博时基金首席投资官曾鹏,赞同科技CTO蒲云出席圆桌论坛,就科技金融如何向“新”而行这一话题展开探讨。
(本文作者曾刚,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前言科技金融是人类进入技术进步加速时代,传统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新趋势。这个趋势遇到了三大难题:“相容性难题”“流动性难题”和“收益率波动难题”。其中,美国只解决了“流动性难题”,而中国三个难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1月23日,多位业内大咖在“2024银行家金融创新论坛暨银行家金融创新成果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科技金融宏观发展环境不断向好,以财政支持、政府引导基金、人民银行再贷款工具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界面新闻记者 | 安震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去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等“五篇大文章”。6月20日,首都银行业“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专题发布会暨科技金融座谈交流会召开。
12月11日,主题为“科技金融,向新求质”的2024年第八届金融发展论坛在上海举办。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首席专家曾刚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从长远看,探索新的产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对国家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 01 金融科技3.0:引领未来金融新生态 金融科技1.0到3.0演变 近年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在金融行业渗透应用,促使金融行业的生态格局发生巨大变革。
在科技金融大文章框架下,金融机构正在创新与加码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但不足与断档短板仍存。8月29日,由北京商报社、深蓝媒体智库主办的“科技金融 融向未来”沙龙成功举办,来自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高管、业界的学者,一一分享了对于科技金融未来的洞察与展望。
界面新闻记者 | 冯赛琪界面新闻编辑 | 11月16日,在2023年上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洽谈会上,来自政府、实体企业、金融机构的各界人士围绕科技金融话题展开漫谈。科技金融应该如何发展、突破瓶颈?金融“活水”应该如何灌溉科创“走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再一次强调科技金融重要意义,明确金融机构发力方向。为助力书写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多位行业专家,通过五问,探寻科技与金融创新融合发展之道。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0秒,基于人脸和指纹识别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这是新用户首次在苏宁金融APP上注册开户所用的时长。实现这一领先行业的操作背后,是苏宁在金融科技研发上的不遗余力,也是苏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