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昌10月11日电 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实践十九号卫星回收现场。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文昌9月13日电 (记者李学山)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登陆,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台风过境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部门争分夺秒开展灾后复产工作,尽可能降低“摩羯”造成的损失。台风过后的卫星总装测试厂房项目部。
南海网10月11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 通讯员 朴希鹏)10月11日10时39分,我国在东风着陆场成功回收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的植物及微生物育种载荷、自主可控和新技术验证试验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社会公益和文化创意载荷等回收类载荷已全部顺利回收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记者 刘孙谋 摄南海网记者 吴岳文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二号工位具备发射能力;卫星总装厂房、火箭装配厂房在火速建设。如今重大产业项目纷纷落地文昌国际航天城,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海南日报文城4月23日电 (记者刘梦晓)航天科创基地是文昌国际航天城重点核心项目,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施工方锚定目标任务,紧盯时间节点,有序推进项目建设。近日,在文昌国际航天城起步区航天科创基地项目施工现场,近200名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钢柱预埋等施工。
南海网9月16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超强台风“摩羯”在文昌登陆,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灾害。记者9月16日采访了解到,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共有45个在建项目,已经全部复工。文昌国际航天城45个在建项目全部复工。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4月24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4月23日,作为2024年中国航天大会分项活动的“2024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新航天百人”在武汉举办。活动中,公布了“2024商业航天年度奖项”获奖名单,文昌国际航天城获得商业航天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记者孙慧 通讯员胡骏一记者12月4日从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公司文昌航天城起步区一期项目总承包项目部获悉,文昌国际航天城卫星超级工厂在12月1日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比计划工期提前了60天,这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2025年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南日报文城12月2日电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高懿)12月2日,在2024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开幕式上,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海南总装测试中心和中旅(海南)航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揭牌,将积极抢抓商业航天重大战略机遇,深入推进商业航天产业体系构建。
冯飞在文昌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全力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跑出“加速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天产业集群5月10日,省委书记冯飞在文昌市调研商业航天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文昌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研究推动文昌高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4月7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4月6日下午,参加2024年第十届海南文昌南洋文化节的200余名文昌海外华侨打卡文昌国际航天城,实地考察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项目一号工位、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装配厂房等项目建设进展,感受中国航天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2月3日消息(记者 吴岳文)2月3日,文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文昌市市长刘冲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今年文昌将充分发挥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引擎作用,推动形成火箭卫星“出厂即发射、发射即运营、数据即服务、返回即复用”的产业组织创新优势,加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3,2,1,点火!”11月15日23时13分,随着天舟八号“01”指挥员张楠的口令,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发射现场,掌声雷动。因为有着共同的航天梦,会聚于此的他们,也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追火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