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少侠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日前用中文发表署名文章,教育中国不应“憎恨”外国媒体。文章不足2000字,偷换概念、偏见谬误却不少,且来与君共掰。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1标题《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什么叫外国?对中国来讲,就是地球上的其他所有国家。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日前用中文发表署名文章,教育中国不应“憎恨”外国媒体。文章不足2000字,偷换概念、偏见谬误却不少,且来与君共掰。▲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一、标题《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什么叫外国?对中国来讲,就是地球上的其他所有国家。
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是一位“中国通”,不仅中文流利,对中国成语信手拈来,还因其“接地气”的形象在中国吸粉无数,在其社交平台上粉丝数量庞大。作为一个常年在中国生活的驻华大使,给中国网友的印象是,这是一个热爱中国文化、还喜欢和网友积极互动的中国“好朋友”。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邓翔沣 文/图11月26日,成都宽窄巷子迎来一位远方的客人: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坐在这里,那得喝一杯茶才行。”一边说着,吴若兰一边揭开茶碗的盖子,用手机记录下这杯茉莉花茶。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关注我们!2023年5月18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署长罗照辉应约会见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和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首席经济学家阿德南·卡恩。国合署国际合作司司长徐伟、监督评估司司长田林等参加。
2021年3月2日,英国驻华大使吴若兰骤然发布《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一文,让曾经对她抱有好感的中国粉丝也看清了吴若兰的立场,这位起着中文名字,讲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英国女人,是如何通过“了解中国”成为网红大使,又是如何在一夜之间“人人喊打”了呢?
吴若兰这次骤然发布《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一文,刷新了中国网友对她的观感。显然,“接地气”“端庄亲和”这些标签,并不足以概括这位在英国政府担任要职的女性。|作者:杨礼旗 冯璐|编辑:阿晔|编审:苏苏 劳灵格“外国媒体憎恨中国吗?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1月,我区组织开展了“红色故事汇”宣讲大赛,活动通过宣讲、讲述、微型党课等灵活多变的形式,分享红色故事,追忆革命英雄,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在宣传教育活动中提振精神,激发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让爱国主义旗帜始终在干部群众的心中高高飘扬。
值此中英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暨中国公派留学英国50周年之际,由欧美同学会主办,欧美同学会留英分会、欧美同学会金融委员会和欧美同学会留美数字经济百人会共同承办的“纪念中国公派留学英国50周年论坛”9日在北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