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是建立在三个基本价值之上的:一是工具理性,二是个人权利,三是民族主义。从“数据库”检索结果可见,“民族主义”一词最早见于1901年的《国民报》,编者在发刊词中说:“数年以来,抱民族之主义,慨压制之苦痛,热心如浪,血泪如涌,挟其满腔不平之气鼓吹,其聪明秀丽,如笙如簧,粲花翻烂之笔,以与政府挑战者,颇不乏人。
|南京这位雕塑家,对自己的设想获得网民欢呼,很是自得,令人哑然。图片来源:今日头条是不是想起一百年前奉旨造反、纵横神州的义和团大军?历史上,不管是利用义和团的、还是参与义和团的,最后都下场可悲可怜。如今还沉醉于义和团「义愤填膺」、「义正词严」的,应该好好重温近代史。如果不想读历史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安东尼史密斯的《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赋予民族主义象征和运动以力量和方向,社会政治运动的诸目标不是由运动行为或参与者所界定,而是依据其意识形态中的基本观点和原则来界定的。
各国争抢疫苗,无非是想在全球经济恢复中占据先机。但人类是一个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口述 / 吴晓波01在过去的世界疫苗领域,美国的辉瑞、默沙东,英国葛兰素史克,法国赛诺菲四大制药巨头,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它们也纷纷研发自己的疫苗。
民族主义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曾在其代表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对民族主义做出过一个经典论断: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其合理性在于它给特定的人群提供了情感上的稳定联系,借此人们获得了生存上的安全感与归属感,特定人群对彼此也有了一种特定的认同感。
国际主义,可以简单理解成各国人民团结起来,一起为了更好的生活奋斗。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然后民族又是可拓展的——目前的中国民族主义者,哪怕是自称大汉族主义的人,你让他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奋斗,他也愿意接受,尽管如今的中华已包含着大量的蒙古人和满洲人。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运动,它包含了对民族的理性认知,也蕴含着巨大的非理性的情感表达,两百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也一直影响着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1]民族主义是近现代国际政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核心概念,关于它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