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成功战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败,群雄并起,纷纷反秦。刘邦的部队首先进入关中,攻进咸阳。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入关中后,逼迫刘邦退出关中。鸿门宴上,刘邦险些丧命。刘邦此次脱险后,只得率部退驻汉中。
成语故事:公元前二O六年初,刘邦率领十万起义军逼向秦都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王朝就此灭亡。项羽见刘邦先入咸阳,非常不满,在刘邦大军退去后,率领四十万大军进人咸阳。他依仗兵多将广,自封西楚霸王,而将刘邦封为管辖偏僻的巴蜀、汉中地区(今四川和陕西南部)的汉王。
蜀道沿线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蜀道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又不可不提及古代交通道路遗迹,其中,就有一条陈仓道。秦汉时期,韩信就是通过这条陈仓道见到了刘邦,成为了他的大将军,但“明修栈道是假,暗渡陈仓是真”这句话到底出于什么时代?
相传在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凭借着强大的实力,违背之前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封为西楚的霸王,而把汉中与巴蜀一带区域封给先入关中的刘邦。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到汉中时,让人马过后立即烧毁沿途的栈道,用以表明自己不再有回关中的想法。
汉元年,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分封了18诸侯,封刘邦为汉王。刘邦进入汉中、巴、蜀之地,建都南郑,随全部烧毁入蜀栈道,绝项羽后顾之忧。同年八月,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击败雍王章邯等,平定三秦。那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张良之计,还是韩信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