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武学文是后庄化村秧歌队一员。汾阳市贾家庄镇后庄化村76岁高龄的武学文十多岁开始学习木匠技艺,五十岁爱上做鼓,并不遗余力的研究和创新做鼓的技艺。从选材到做工,最后到刷漆,一丝不苟,亲力亲为。
近日,九旬老人赵某芳一家因赡养问题起了纷争,经过我院执行干警的暖心调解,终以道德的感化唤醒了亲情的回归。不仅使九旬老人拿到了赡养费,同时也尽最大努力帮助双方重塑亲情,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本报讯 (记者 王洋 通讯员 任一君) 近年来,汾阳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警务+服务”民生工程,以“一村一警”社区警务为抓手,坚持“脚板子”警务不能丢理念,努力让警力沉下去、群众满意度升上来,积极推行为年老体弱、身体伤残(病)、行动不便等人群提供针对性的上
近年来,我市优化资源力量配置,满足群众就医用药需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年人的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以赴保健康,全方位提升我市医疗救治能力,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今年确定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健康包”,也是我市政府2023年的民生实事之一。
马家社村,位于山西省汾阳市西北边山,距离县城14公里,隶属峪道河镇。从城北汾酒大道拐到452县道汾向线一路朝西,这是一段风景优美的乡村道路,一路上两侧的杨树、柳树绿意盎然,渐次升高的田地里,大多种着核桃树、玉米和谷子,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民以食为天,助老先助餐。近年来,贾家庄镇古浮图村聚焦老年人就餐需求,积极构建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持续深化“幸福食堂”建设,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扩面提质,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幸福味道,让老人乐享幸福生活。“爷爷,奶奶,咱们先去房间里休息一下,马上开饭啦!
为出生29天先天喉软骨发育不良不能自主吃奶的患儿留置胃管;为体重100公斤的失能老人上门更换尿管;为96岁离休老干部上门静脉采血;为距城内22公里远的冀村镇的外伤植物人患者上门更换胃管,到偏远小山村为出院后带管的卧床患者上门服务;为高位截瘫的压疮患者(压疮六年迁延不愈)定期上门换
“生病住院需要办理身份证、行动不便需要办理落户……在日常走访中,社区民警不免会遇到这样的求助,出门不便、流程复杂、需要书写签字等成为不少老年人怯于难于办证办户的原因,也成为了老年人心头的大事、难事。”肖家庄派出所社区民警田国锋介绍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提升“一老一小”群体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10月10日,汾阳交警走进体育场开展老年人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向老年人致以节日的问候,祝愿他们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近年来,石庄镇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整合资源、精准发力,以党建引领不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家门口”养老模式,拓宽养老服务半径,让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离家不离亲”,就近享受“一站式”优质养老服务,推动全镇养老服务事业底色更温暖。
“102岁的老人,行动实在不便,补办身份证的话,能否行个方便?”“当然可以!我们户籍警可以上门办证。”10月11日,汾阳市公安局肖家庄派出所社区民警田国锋走访时,接到了村民梁某的求助。次日上午,田国锋就和所里的户籍警田丹丹一起上门,为梁某的父亲拍摄身份证照片、采集相关信息。
宽敞明亮的就餐环境,香气四溢的可口饭菜,温暖热情的工作人员……每天饭点,都是汾阳市石庄镇南广城村老年食堂最热闹的时候,老人们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边聊天,共同享受幸福“食”光。今年以来,汾阳市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把开设老年食堂作为5件民生实事之一列入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