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圣城新闻网3月13日上传视频显示,一名加沙男子重回遭轰炸受损的家。这名男子呆呆地坐在椅子上止不住地哭泣,他的家人此前在针对房屋的袭击中遇难。当地时间16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过去24小时以军在加沙地带开展了7项军事行动,共导致63人死亡、112人受伤。
以色列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国。次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近百万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此后,巴勒斯坦将5月15日定为“灾难日”。生活在加沙地带的大多都是当年的难民或难民的后代。他们在1948年被赶出家园。一些难民家庭世代相传着1948年失去的家园的钥匙,这是他们回归权的象征。
6月16日,加沙地带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一名儿童站在墓地中。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 梓加沙地带卫生部门8月18日发表声明称,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4009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92609人受伤。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期,一些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回到了他们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汗尤尼斯的家,他们发现曾经无比熟悉的家园已经在战火中变成了一副陌生的模样。失去家园,让这些巴勒斯坦人的生活举步维艰。流离失所者 阿亚德:如你所见,从任何意义上来说,这里的情况都是一场灾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近日,以军从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南部撤出其地面部队。11日,在位于加沙地带南部的汗尤尼斯,不少在外避难的巴勒斯坦人回到了他们的住所。不过在经历战火后,汗尤尼斯的大量建筑受到损毁,曾经的家园已经面目全非。在汗尤尼斯,受到损毁的建筑和废墟随处可见。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巴以冲突延宕至今,大批加沙民众流离失所、漂泊异乡,但在他们的心中,始终埋藏着回家的种子。本月7日,以军从加沙地带南部撤走了所有的地面部队,自那之后有不少流离失所者尝试北上,返回自己的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杰巴利耶难民营地处加沙地带北部,位于加沙城的郊区,是加沙地带最大的难民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已多次袭击杰巴利耶难民营,居住在那里的人们被迫离开。当地时间30日,以军停止军事行动并从难民营撤离后,原本居住在这里人们重返故地。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12日报道,以色列军队当天密集袭击加沙地带中部城市代尔拜拉赫和南部城市汗尤尼斯等地,造成至少22人死亡。随着北部战火相对平息,部分逃离的加沙难民,回到贾巴利亚难民营,可曾经的家园,早已被炮火摧毁,他们只能在附近一所学校临时栖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据新华社消息,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19日生效后,数千名逃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开始返回家园。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20日说,900多辆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当天进入加沙地带,较停火协议生效首日增加近50%。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警察已悄然重现加沙多地街头,维持治安。
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估计,截至2023年年底,加沙地带有多达170万人(占当地人口的75%)因新一轮巴以冲突而流离失所,其中大部分是巴勒斯坦人。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菲利波·格兰迪表示,在这些触目惊心、不断攀升的数字背后,隐藏着无数人间悲剧。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 加沙地带停火协议19日生效,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开始交换在押人员。以色列欢庆首批3名以色列人平安回家,而另一边,巴勒斯坦人在一片废墟中寻找失踪亲人。在加沙城,3名获释以色列女性19日从一辆车上下来,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车辆接走。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遭到以军持续轰炸。当地时间2月1日,一些汗尤尼斯居民回到当地,发现曾经的家园如今已经遍地残垣。汗尤尼斯居民:我曾经就住在这里,在这个区域。但当我刚回到这里时,已经认不出自己曾经居住的地方了。
参考消息网1月21日报道据法新社1月19日报道,19日获释的3名以色列人质已经在以色列见到了家人,这是加沙停火协议生效的第一天。在格林尼治时间19日9时15分停火协议正式生效之际,数千名逃离家园的巴勒斯坦人也开始返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