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争夺东北地区,我军从各个地方抽调了一批主力部队前去东北,包括山东军区6万人、新四军三师3.5万人以及已经进入东北的晋察冀部队,共12.5万人,除了抽调部队之外,各地还抽调了近8000人的干部,这些都是经验丰富,有着抗日战争洗礼的老部队,日后四野的7个主力师都是来自这些部队。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四野之所以强大,除了以林罗刘为首的集中了当时党内军内精英的优秀指挥团队、训练有素的百万精锐部队外,还因为有着全军独一无二的强大炮兵。在此前的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如此大规模、强大又训练有素的炮兵部队。
原来,林总曾经俘虏过3万日军,并大胆收编了他们。其实,不仅是林总,蒋介石、阎锡山也曾收编日军为己所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日军很强悍,这让中国人在害怕他们战斗力的同时,又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支如此强大的战争机器部队。
第四野战军前身为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是黑土地上壮大起来的我军重要战略集群。就客观实力而言,是四大野战军中的翘楚,不仅巅峰期总兵力近150万人,重武器装备和战术训练水平也最高。但打仗不是过家家,这支战功赫赫的王牌大军,也不可能每一次战役都表现完美。
如果是探讨一将一帅的指挥风格、才华造诣也还有的看,但有人把争论扩大到三野和四野的战斗力、战绩高下之争,仿佛各野战军的发展壮大,与所在战略区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无关,甚至让偏见走到极端,似乎四野可以包打天下,简直荒唐可笑。
巅峰时期的东北野战军有多强,在三年的时间里,这支劲旅从12万发展到一百万,收复了77座城市,解放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从而一跃成为当时各战场解放军中最为精良的一支部队。口说无凭,数字说话,这支劲旅用了52天的时间,干掉国民党正规军36个师,非正规军9个师,共歼灭47.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两方因为政治不合,而大打出手,能赢的一方不一定是更强的,但肯定是整体性更高的。什么是整体性,我觉得就是组织的严密性,上令下达,下情上达,双向信息流通机制完好,同时有优良的纠错机制,上面根据情况制定客观实际的策略,下面能及时准确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