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的眼睛是一个复杂的光学器官,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组成完美的光学系统。屈光不正包括:近视:因眼球的轴长增加,眼球变得相对比较大,看平行光线时物象落在了视网膜的前面,不能够把物象正常地落在视网膜上,这样就产生了近视;
屈光不正是一类视觉疾病,症状表现为视物模糊。当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无法正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时,就会发生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很常见类型眼部疾病,但很多人却不自知,今天就跟着重庆华厦眼科医院屈光中心主任蔡锡安一起来了解一下。屈光不正有哪些类型?
长城网讯一项关于青少年近视的调查显示,我国6岁儿童的近视率达到14.5%,小学生近视率达到36.5%,中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71.6%,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分别达到了81%和90%,也就是说,高中生中,十个人中就有九个人是近视。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一起来看看这份专家指南,你的疑问统统有答案!学龄前儿童有异常出生史或出生后眼部即有异常表现者,在出生后或新生儿时期应接受检查,如有遗传性眼病家族史,在一周岁以前就要接受检查;
好多家长其实不理解孩子屈光度这个概念的,但这个概念又很重要,今天通俗地做下屈光度概念科谱。人眼的屈光系统类似于照相机的镜头,它是由眼角膜、晶状体、琉璃体和房水四部分组成,屈光度就是用来描述入眼光线经人眼屈光系统光线折射后其成像点落于视网膜黄斑中心凹的前后位置。
母亲孕期患有高血压,子代屈光不正风险增加。近日,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周行涛教授、李美燕副主任医师团队,联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青年研究员余勇夫团队开展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出版的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
学过初中物理的都知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折。眼睛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清晰的物像,而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成像,从而造成近视、远视、散光等症状,这就是屈光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