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部门了解到,过去五年里,泉州把全省经济总量头把金交椅坐热到了第22个年头,全市经济实力再攀高峰,迎来里程碑式新跨越,至去年迈入全国GDP“万亿俱乐部”,提前完成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目标,掀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5年来,泉州始终坚持发展为先,实业为本,全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四强。数字的变化让人惊喜。泉州地区生产总值连跨4个千亿大关,2018年全市GDP 突破九千亿元,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
泉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日前联合发布2014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全市包括综合,农业,工业和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国内贸易,对外经济,交通、邮电和旅游,金融,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教育和科学技术,文化、卫生和体育,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等12个方面的市情进行
10月31日晚,佛山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2024年前三季度佛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35.48亿元,同比增长1.6%。至此,26座万亿城市均已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相比去年同期,重庆对广州的优势扩大随着常州、烟台在2023年晋级,中国万亿之城增至26座。
泉州市“GDP万亿之城”近日陆续公布经济“三季报”。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发现,10月26日,福建省福州市统计局网站公布了《2023年1-9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据统计,福州市今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8840.95亿元,同比增长4.5%。
一季度,泉州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突出做好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工作,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接续实施“抓项目、促发展”系列专项行动,大拼经济、大抓发展,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生产需求持续改善,财政金融稳健运行,
从2012年的480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万亿元,泉州地区生产总值在十年间大幅增长,跻身万亿级城市俱乐部。2024年上半年,泉州地区生产总值为5924.96亿元,在26个万亿城市中总体排名第22位,与一季度相比上升2位。按不变价格计算,泉州上半年经济总量同比增长6.
2023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泉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2024年3月29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217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1.66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469.12亿元,增长4.
记者从泉州市统计局了解到,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924.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5.38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3102.5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2727.
截至7月26日15时,16座万亿GDP城市披露202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11座城市GDP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泉州GDP同比增长6.7%,暂时领跑万亿城市;苏州、福州GDP增速均为6.2%,增速并列第二位。此外,重庆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
截至10月31日,26座万亿城市均已发布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17座城市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继上半年GDP增速领跑之后,泉州以6.6%的GDP增速,再次成为万亿城市前三季度GDP“增速王”。佛山GDP增速再次垫底,前三季度增速为1.6%。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吴文汐,实习生杨毓 杭州、武汉报道2024年,万亿GDP城市或断档,徐州、温州、唐山、大连、沈阳等五座准万亿之城晋级仍有较大压力。上一次万亿之城扩围是在2023年,烟台、常州携手冲线,让万亿俱乐部城市增加到26座。
福建泉州市是福建经济第一城,已经连续22年GDP全省第一。也是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今年即将迈入万亿门槛,排序全国前十八位的城市,全市人口865万也是福建第一。但恰恰是这样一座经济文化并举的名城,却长期经济和政治地位严重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