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AI)教育。鼓励各地各校将AI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加强中小学AI教育,是适应AI快速发展作出的学校教育内容改革。
AI时代,我们的教育主张21世纪教育研究院倡议AI时代的到来,令人猝不及防,经济和就业市场已经发生剧烈的变革。与AI时代相伴的,还有学龄儿童快速减少,“学历贬值”和“学业过剩”正在加速,我国社会、经济、科技、人才、教育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谈起两会,有朋友告诉我,今年两会的教育提案,比较难写,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近四年来,大家关注的教育问题,都已有回应,包括教育投入在 2012年达GDP的4%,实现历史性的突破;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部门已经开始取消行政审批,重点学科审批也取消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政府部门已经下
【祈年教育辩论会·第一期】熊丙奇 教育学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学生须对待每门学业水平考试 会加重负担高校还是按成绩录取 基础教育仍是应试教育熊丙奇:如果录取制度不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在当前分批次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框架之下,文理不分科、英语一年两次考,并不能改变基础教育应试教育
最近深圳某小学的试卷在网上引起热议,难度过大,数学试卷出现大量语文题,熊丙奇先生对这种命题改革持批评态度,认为这种改革偏离了学科的基本属性。数学考试变成了阅读理解,语文考试涉及科技、历史、政治等内容,这种跨学科的命题方式让他感到困惑和不满。
对于高考改革,不少基层学校教师的看法是,如果不能改革录取制度,在传统的录取框架下进行科目调整,并无多大改革价值,3+7选3,3+6选3,3+1+2,还不如就实行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甚至不如上个世纪80年代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
据媒体报道,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确认,2017年起全国执行高考新方案:语文、数学两科必考科目的份量加重;而英语不再参加统一高考,改成由社会机构组织考试,学生高中三年可以考多次,成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样分等级。
针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教育部等六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规定,健全作业管理办法,统筹调控作业量和作业时间;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有媒体援引相关负责人的话指出,《指南》将着力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
中工网记者 朱洁英6月9日,全国部分省区市考生进入高考的第二环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这是自2014年率先在上海和浙江试点的新高考改革的考试模式,目前新高考改革已在全国29个省份启动。近十年时间里,新高考改革一直在探索中变革前行。什么是新高考改革?新高考改革“新”在哪?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伴随“双减”政策的推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将迎来变革,这个寒假是观察“双减”成效的一个重要窗口,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要听取各方合理诉求,尊重教育规律,让“双减”真正落到实处。
“在线教学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显而易见,学生可以自由、自主地学习,可以随时在留言板上发问,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更好的线上教学资源,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但在线教学最大的问题是不好组织教学管理,老师不知道网络另一端的学生处于什么状态,有没有认真听,接受程度怎么样。尽管有互动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