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近年来,黄河流域九省区胸怀“国之大者”,践行“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使命与担当,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书写中华民族黄河治理史上的崭新篇章。
1974年9月28日,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在渤海湾地区建成。1955年,国家决定对华北平原地区展开石油普查。华北石油勘探大队两个钻井队奉命转战河北、河南、山东多地,先后钻探了7口基准井,都没有发现石油的痕迹。1961年初,钻井队抵达山东东营村,开始钻探第8号井。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构建全面系统顶层设计体系,突出“一体化”攻关和院厂结合,各类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呈逐年上升态势。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引擎,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
新增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储量“三个1亿吨”,生产原油2359.16万吨,同比增加14万吨……2024年,胜利油田实现原油产量和利润目标“双增”,投资规模和盈亏平衡点“双降”。一个个沉甸甸数字背后,是生产、投资、财务一体化相融互促的结果。
三个月前,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的董斜19井试油峰值日产原油116立方米、天然气4.3万立方米,刷新了胜利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日产最高纪录。“全节点高密度地震技术的进步,让看清地下7000米地层成为现实。”油田地震资料处理高级专家梁鸿贤说。
大众网记者 刘畅 通讯员 朱益飞 延伟 东营报道今年3月,全国石油专用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简称“石油计量委员会”)2022-2023年立项的《油气水多相流量计校准规范》等17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顺利通过审查发布,这标志着胜利油田原创技术标准得到有效提档升级,标准化支撑油田高质量发展
“报告指挥长,页岩油井口火已成功切封!”近日,胜利油田“11·22”警示宣传实战联合演练在应急救援中心实训基地成功举行。山东省应急管理厅、东营市应急管理局、东营市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油田、工程公司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实地观摩展示活动。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6日讯 5月15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坨82区块应用绿色环保技术进行油气生产。胜利油田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制定黄河口油气勘探开发生态保护差异化管理办法,实现了油气开采全过程绿色清洁生产,有力守护母亲河更安澜更美丽。
大众网东营 张艳秋 通讯员 巴丽蒙 陈杰 东营报道黄昏时分,海风拂面,星罗棋布的采油平台在浩瀚无垠的渤海海面上熠熠生辉。每天,近万吨的“黑金”伴随着轰轰机鸣与阵阵涛声,源源不断地通过管线送往陆地。目前,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年产量超过360万吨,达到历史新高。
灯泡上切割钢丝,无齿锯破拆防盗门,液压剪扩钳夹取乒乓球……11月8日,胜利油田“119”消防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在胜利广场举行,消防员一系列精彩的操作,引得大家连连叫好。今年11月9日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11月是消防宣传月,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
沉寂了六年之久,长停井GO4-17X291被重新“唤醒”。日前,孤东采油厂GO4-17X291井在洗井、放压后,通过防砂作业成功扶停,实现日增油6.2吨,摇身一变成为上产“新星”。“不仅盘活闲置资源,还有效恢复了失控储量。
“十四五”以来,胜利油田通过深化应用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有效促进生产经营质量持续提升。探明储量、油气产量、利润总额等呈现箭头向上趋势,原油盈亏平衡点、资产负债率、付息债务规模等呈现持续降低趋势,生产经营态势持续向好发展。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记者董振霞10月28日,高青区域CCUS领域战略合作樊124-14井组开注在高青县常家镇大庄李村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胜利油田在二氧化碳捕集、驱油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高青县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也迈出了新步伐。
孤东采油厂GO7-40XNB366井组,自去年底开始实施地面脉冲注水试验以来,日产油7吨,与之前相比,日增油2.1吨,含水下降1.2%,累计增油超600吨。“这是在未增加注水量的情况下,仅通过转变地面注水方式,就取得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