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科学基金人才项目改革,确保人才项目健康发展,切实起到激励人才成长的目的,避免“帽子化”等异化使用现象,自2025年起,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更名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019 年结题的杰青项目在项目执行期间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了诸多高水平学术论文,包括发表 Nature 论文 15 篇、Science 论文 2 篇、Cell 论文 2 篇,2014~2019 年间入选高被引学者 42 人次。
昨日,又有一批国自然会评专家公布,这次是信息科学部!会评专家共有206人。截止今天,仅有化学科学部和工程材料科学部未公示杰青项目会评专家,仅有化学科学部、工程材料科学部和地球科学部未公示优青项目会评专家。
湖南日报9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通讯员 全程铂)记者今天从省科技厅举行的省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自科基金”)项目申报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省自科基金坚持以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培养和造就国家级人才为目标。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了解到,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向港澳地区依托单位开放“杰青”项目,对于港澳地区和内地依托单位采用同样的资助模式和评审标准,同台竞争。
【编者按】青年科学家群体是一所高校的未来,在他们的履历上,常常会出现“杰青”、“优青”等诸如此类“高冷”的名称。究竟什么是“杰青”?成为“杰青”的都是些什么人?如何才能成为“杰青”?本期记者眼将带你走进青年科学大咖的世界。究竟什么是“杰青”?“杰青”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