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总的来看,11月份,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需求仍显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最近,网络舆论上突然有大量营销号不约而同在刷同一份通稿,内容大同小异,都在说“4月23日,堪称中国货币史上重要的一天”,甚至谣传“4月23日开始,央行将把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常态化”,动辄说我们央行也要开始搞量化宽松。
最近,央行做了两件事:一是在其官网的“公开市场业务”专页中新增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目;二是央行公告称,2024年8月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这是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吗?
为应对疫情冲击,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央行纷纷采取了超常规量化宽松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该怎么走棋?易纲说:下一阶段,中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央行将综合运用、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房地产是中国最重要的产业,房价暴跌会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地产走势,基本和通胀是挂钩的,不管是09年还是2015年,都是因为人民币超发,货币超发,导致地产上涨,很多人靠这个通胀红利改变了人生。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潜在增长空间,通过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美国进入依赖货币政策阶段是在纳斯达克泡沫破裂后,紧接着是911事件冲击,导致美联储放松了货币,最终促成了次贷危机,然后执行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形成了大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