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是在气学说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在气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天地、日月、昼夜、晴阴、水火、寒热、温凉等运动变化,都是由构成世界万物的气,在运动过程中一分为二的结果,这样就产生了对事物抽象出来的“阴”和“阳”两个相对的概念。
很多学习中医药学的朋友都会有一门课,叫做《中医基础理论》,它主要讲的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中医学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原则等的一门学科,是整个中医现代学科群的基础。它以独特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客观地概括了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养生和防治疾病的基本规律,因而具有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