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时只有7个月大。我们历时半年今天终于找到了她。上半年的5月22日,我们公开发表文章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这为三峡小移民,当年她出发前在家乡云阳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手里拿着“072”号移民证,她还没来得及说一口流利的“么子”云阳话,为了三峡电站做出了自己的小小奉献。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自此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建设历程,创造了百万人口迁移的世界壮举,形成了内涵为“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的三峡移民精神。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编者按:回眸建党百年,江苏是一片红色热土,也是一片发展热土。值此“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际,今年“新春走基层”活动中,我们循迹探寻一些江苏籍革命英烈的家乡,实地探访当地小康社会建设的成果,以此致敬先驱、告慰英烈。户户住楼房,出门水泥路。图为潮北村现状。
说起重庆涪陵,就不得不提榨菜。而要说当地哪里的榨菜最有名气,那一定是江北街道二渡村。二渡村作为三峡工程移民村,近年来在三峡后续项目工作及资金的支持下,乡村产业振兴得到促进,三峡移民安稳致富,全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改变。
:“许家冲村的污水处理厂让我印像深刻,作为一个移民村落,能够早早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体现了政府在移民安置方面的长远规划和人文关怀。”在台湾东森新媒体记者任以芳眼中,宜昌三峡移民安置工程充满了暖暖的“温度感”。
移民正在采摘玉米。移民正在分装玉米。红网时刻益阳6月30日讯(通讯员 明雯)6月30日,走进赫山区岳家桥镇岳家桥村三峡移民产业基地,三峡移民们正在热火朝天地采摘玉米,今年种植的15亩玉米迎来大丰收,短短一上午收获玉米近3000斤,移民们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