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北,早年“闯关东”的后代说起祖籍,常会说在山东“登州府”。可这有名的“登州府”早已不复存在,就是在地图上用放大镜搜寻,也是无影无踪。同样在历史记载中较有名气的一些古代州府,如今也大都消失在历史烟尘之中。地名随着历史进程而变迁或消失,这是正常现象。
明末清初,战乱频仍。风云际会之下,地处胶东海隅的登州(府城驻地在蓬莱),一度成为“开阃”重地。所谓“开阃”,指的就是古代的封疆大吏在某地设置官府。按照一般的理解,至少要唐宋的节度使或者明清的总督巡抚,才够得上封疆大吏的标准。而在明末清初,以登州为驻地的封疆大吏,即“登莱巡抚”。
烟台市蓬莱区,在明清时期曾是登州府的驻地,历史底蕴相当深厚。如今,“登州府”这个概念虽然早已成为往事,但不少与之相关的古迹和地名仍存,比如下面要介绍的“府后路”。府后路,是蓬莱老城区的一条东西向的街巷,全长约五六百米。
白马徐是徐氏先祖徐兴自云南迁至现在的威海市环翠区泊于镇白马村,1270年至今已有八佰四十年,公元1734年从文登县划出建荣成县,1994年划归环翠区至今.所以在现在的烟台市威海市说是白马徐就是一家人.关于岜山后徐家是公元1642年先祖尚登迁此居住教书,先祖尚登后第五代又出乾隆帝师官至巡抚徐士林以后为区别白马徐家才叫岜山后徐家.徐士林在京作官时曾到祖居地白马徐家为先祖树过碑.
明朝在山东共设有九卫十所,分别是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莱阳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任城卫、平山卫和雄崖所、夏河寨前所、浮山前所、王徐寨前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金山左所、海阳所、奇山所。
烟台,山东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本文将探讨历史时期烟台的地名及区划演变过程。春秋齐国春秋时期,烟台地处渤海之滨,属春秋五霸之齐国。
图①: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即墨古城里的舞龙表演。 杜春来摄(新华社发) 图②:市民游客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玩。 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摄 图③:市民游客在湖北省襄阳市古城北街游览。 杨 东摄(人民视觉) 图④:北京地坛庙会。
在蓬莱,常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蓬莱原来是登州府所在地,管辖的地盘很大,不但有胶东半岛的九个县一个州,还包括辽东除了辽阳以外的金州、复州、海州、盖州,所以才有了“金复海盖,辽阳在外”之说。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最多也只说对了一小部分。那么,关于登州的“金复海盖”之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