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14厘米,估价:HKD 500,000 ~ 700,000,成交价: HKD 590,000 ,成交时间: 2015-04-06 ,拍卖公司:保利香港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保利香港2015年春季拍卖会。
若不是泉州本地老友介绍,还未必知道清净寺、关帝庙后还藏着这么一条古玩街。这条古玩街位于涂门街与后城街之间,只要穿过清净寺或关帝庙,就能够看到沿干枯的河道旁摆摊的古玩摊。说是古玩城,其实逛了一遍发现,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旧物件。
如今古董收藏界,马未都绝对是最负盛名的一个人物了,他可以说才真正算得上是古董收藏界的大佬了,比之所谓的什么有文凭的鉴定专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因为人家马未都是实战出身的,一面研究专业知识,一面游走在古董市场上,为此才练就了一身识别文物真假的“火眼金睛”了。
如何买古玩呢,首先多上手,多看真东西,多去博物馆参观,一定做一个真行家而不是假行家,在古玩市场买东西用放大镜看东西十有八九是假行家,有人说现在高仿太多,放大镜看看的清楚,不对,古玩就好比认识你自己的老婆一样,学习这里的真本事,而不是学习古玩行的腥话和脏话,你去买古玩跟卖古玩的说脏话没有用,卖古玩看你拿了件假东西跟他讨价还价,卖古玩的就知道你的水平了,卖古玩看你一直拿着其中一件古玩,就知道你喜欢,这样方式买古玩比较被动,刚会点看老货了,就去古玩市场买东西,买的的确是老货。
古玩,也称作古董,它既是被人们珍视的古代器物,也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不同年代的古董,都具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毫无疑问,每一件古董,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在国内,有着一大批的古玩收藏爱好者,这不仅仅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投资方式。
每当收藏者们谈起古玩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地摊货,总少不了说这样的一组数据:”在我国当下的古玩地摊中,假货至少占了60%、新货占了30%左右、旧货占了至少9%,而那些真正稍微有点价值的老东西的市场占有率可能还不到1%“。
两天前,把我的一次地摊捡漏经历通过今日头条栏目与各位藏友们进行了分享,其实这篇文章早在元旦过后就写好了,直到最近才发,没想到还是引出来这么大的争议,昨天晚上看网络,在一个14分钟的视频中一位藏友以我的捡漏经历为题,大义凛然地指出地摊捡漏这件事不是漏而是“坑”。
今天,我们要讲一下去蒙古这个邻居古玩捡漏的经历,但在开始之间,先讲一个故事,解释一下去蒙古的原因。郑州古玩城是在唐代八大名楼之一的夕阳楼的旧址上复原建成的,古玩城主楼的北侧有个自由交易区,是小商贩扎堆的地方,各种各样的稀罕玩意都有,收藏了中国跨越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痕迹,也是捡漏最有可能的地方。
小学徒就想了个办法,他先走过去指着一堆古玩对卖家说:“就这一堆,我全要了,你开个价!”卖家看这个人财大气粗,就说:“5块大洋!”小学徒摇摇头:“我也就一普通人,就喜欢买回家当摆设,你生活不容易,我也不容易,我们往中间靠一靠,3块钱吧,你也好回家!”卖家仔细一想,有道理,与其在这里
玩古玩的人都知道,捡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事件发生的几率很小不说,有时候还会大失所望。不过,若是捡漏成功,那将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不,下边的主人公,就被捡漏这件事幸运地砸中了,不仅捡了漏,而且还是一个大漏!